生命并不均等爱思考者活得更久

导读: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生命并不均等爱思考者活得更久】

生命并不均等爱思考者活得更久

文章插图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 。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 。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 。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 。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 。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
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 。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无菌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导读: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 。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 。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 。你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cpu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为你的cpu是满载的 。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你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 。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着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 。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
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 。比如我就经常发现一些国外的牛人们为什么不仅学习牛逼,连“业余”玩儿的东东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
导读: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
生命并不均等爱思考者活得更久

文章插图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 。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 。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 。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 。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