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常见用药误区 吃药真的不能这样

近日,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办、中国药学会协办的“全国药品安全网络知识竞赛”正在进行,至今收到超过59万份有效答卷,全部答对的参赛者不到10%,多数网友对如何安全用药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严重误区 。针对市民最常出现的八大用药误区,采访人员请药学专家一一解析 。
误区.1:婴幼儿发烧,服多种退烧药
据调查,超过50%的网友对婴幼儿应谨慎使用的药物缺乏了解,有的甚至还有滥用的倾向 。专家说,婴幼儿用药存在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孩子一病,父母十分着急,什么药都用,特别容易重复用药而导致过量 。
以感冒发烧为例,退烧药扑热息痛的通用名为对乙酰氨基酚,其商品名却很多,在国内至少有十几个,比如必理通、百服宁、泰诺等,其中百服宁、泰诺等又有许多系列产品,分别冠以婴儿××、幼儿××、儿童×× 。
作为普通老百姓,大多对化学名、通用名基本看不懂、记不住,更多的是认同商品名,以为不同的商品名就是不同的药品,给孩子服用时,有可能同时服用不同品牌的药品,无形中使同一药物的剂量增加了许多倍,容易造成药物过量 。因此,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时,一般超过38.5℃才需要用药物退烧 。家长在给孩子服退烧药时,一定要查看药物的成分,同一成分的药物不可以一起用 。
误区.2:孕妇恐药伤胎,不敢服药
在调查中还显示,超过50%的网友不知道孕妇是否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专家说,在临床上,孕妇用药与婴幼儿用药完全是另一个极端,孕妇常常什么药都不愿意用,担心用药会伤害胎儿,所以宁愿一个人扛着,也不愿意用药冒险 。
专家指出,孕妇用药的最危险时期是妊娠开始的前3个月,此时胎儿正处于发育形成期,最易受药物的攻击,如引起胎儿畸形、流产,因此,在此期间尽量不用任何药物 。
一般来说,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分为5级,A、B、C、D、X,其中A级有维生素等,B级常见的有抗生素,比如头孢类、青霉素等,AB两级对于孕妇来说相对安全 。C级为动物试验有致畸的情况,D级像抗肿瘤、全身用激素等药物是孕妇禁用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药物孕妇都不能用 。专家指出,在怀孕期间遇到需要用药的情况时,正确做法是仔细阅读说明书的“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内容,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来治疗 。
误区.3:喝酒后服药,没有副作用
调查显示,大约58%的网友不了解酒精会对服用药物产生极大影响 。专家说,每个人的解酒能力不同,饮酒后有的人面红耳赤,有的人面色苍白 。不过,肯定的是饮酒后血管扩张,血压会有所下降,如果在饮酒后再口服降压的药物,那么很有可能血压就会降得过低,引起低血压 。
另外,酒精对胃黏膜有较大的刺激作用,如果酒后又口服阿司匹林等对胃黏膜刺激较大的药物,很有可能会加重胃病 。所以说,喝酒与吃药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此外,一些药物也会影响酒精的代谢 。如头孢类抗生素,以及甲硝唑、酮康唑等药物则可抑制乙醛脱氢酶,此时如果饮酒则会导致更多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胸闷气短、面部潮红、头痛、恶心等一系列症状,严重时可能致命 。所以,在服用药物时,应尽量避免饮酒,并留意说明书中的相关提示 。
【盘点常见用药误区 吃药真的不能这样】误区.4:一天服三次药,变成一餐一次
我们去药房或药店取药时,药师会告诉“一天三次,每次×片” 。所以,很多人以为一天三次是指一天三餐,饭前或饭后口服 。其实这是错误的 。
专家指出,在三餐的前后服药会使药物在白天体内有较高的血药浓度,甚至会造成药物中毒;而在晚上,一夜不服药,血药浓度必然下降,影响治疗效果 。所以说,“一天三次”的正确理解应当是每隔8小时服药一次,这样由于间隔时间相同,可以使体内血药浓度在一天24小时之内都保持比较平稳,既不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也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
此外,空腹服药是指清晨或饭前1小时服,或饭后2小时服;饭前服是指进餐前30分钟服;饭后服是指进餐后15-30分钟服 。
误区.5:用果汁、牛奶送服药物
不少人为了节省时间,在吃早餐时用牛奶送服药物,有50.94%的网友没有意识到这是个错误的服药习惯 。
专家说,送服药物最好是温开水,200-300毫升的温开水送服药物最合适 。而牛奶、果汁等均不适合用来送服药物 。这是因为牛奶和药物混在一起,会在药物表面形成一层膜,将药物包裹在里面,阻碍药物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同时牛奶也会在胃壁表面形成一层膜,阻碍胃黏膜对药物的吸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