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33岁,在一个厂里待了10年,月薪5000周末双休,干的主要是协调之类,想转行该怎么选

在职场二十多年,我解决过很多问题;加入悟空问答一周多,也回答了16个问题 。针对题主的提问,我不想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想分享一下问题的正确打开方式 。掌握了这套方法,我想题主会自己找到解决方案 。
一、确认真正的问题
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问自己两个问题:谁遇到了问题?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否则无法对症下药 。
那么问题是什么?按照唐纳德·高斯和杰拉尔德·温伯格在《你的灯亮着吗》一书中的定义,问题就是理想状态和现实状态之间的差别 。通俗来讲,就是对现状的不满 。
根据这个思路,我们来看下题主的问题:33岁,在一家工厂工作10年,犹豫是否要换工作 。给出的现单位和拟换单位的基本信息如下:

本人33岁,在一个厂里待了10年,月薪5000周末双休,干的主要是协调之类,想转行该怎么选

文章插图
单从现有信息对比来看,意向单位前两项并无优于现单位之处,差别就在于工作内容,原单位工作内容属于行政服务岗,意向单位工作内容属于技术岗 。题主问:选哪个?
但实际上,题主应该先问问自己到底对现单位的工作有什么不满:是薪资待遇满足不了需求,还是没有晋升机会?是学习不到新知识,还是跟领导不和?是无法自我实现,还是对企业发展前景失望?到底是在哪方面的现实状态和自己的理想状态有差别,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是更积极地投入现单位的工作(根据岗位发展需求自我学习、建立更顺畅的人际关系、创造更出色的岗位绩效等等),还是离职;离职后又涉及到是否转行,向哪个行业转,以及选择该行业的哪家公司?而不是现在的非此即彼 。
不满是推动改变的动力,但如果不弄清楚问题的本质就轻易改变,不仅无法真正解决问题,还会制造出新的问题 。我们的职业生涯并不算长,经不起几次蹉跎 。
二、明确问题该由谁解决
明确了问题的本质后,还需要明确问题的归属,也就是问题由谁来解决 。本题显然最终是要由题主自己确定解决方案,这里就不赘述 。
三、确定问题的来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容易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外部:制度的缺陷,社会风气的败坏,命运的捉弄,人性的弱点等等 。这样,我们就可以心安理得地原谅自己,并逃避解决问题的责任 。
本人33岁,在一个厂里待了10年,月薪5000周末双休,干的主要是协调之类,想转行该怎么选

文章插图
但实际上,这样的作法于事无补 。
大多数时候,问题往往来自于我们自身 。比如,有一次我参加集团的一个重要工作会议,有两家子公司高管因为缺席受到严厉处罚,罚款若干,并取消其年终评优资格 。缺席原因一个是因为出发地及周边区域遭遇台风,被困在了半道;另一个是出发前一日才发现签证到期,无法回国 。对后者,同事们都觉得自作自受;而对前者,同事们则颇为同情:太倒霉了,天灾 。但其实,跟前者地处同一城市的另一家子公司的参会人员却赶在会议当天凌晨全部抵达 。原来,他们知道每年这个时候所在城市都可能会有台风,所以早在会议前一周就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并制定了多项预案,所以最终他们按时赶到了 。
再回到本题,题主确定了问题是什么之后,要问一下,这些问题的来源是不是自己 。自己有没有因为懈怠不愿意提升岗位技能、补充新知识?有没有因为不愿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导致人际关系平平甚至紧张?有没有因为害怕改变错过在现单位调岗的机会?有没有因为缺乏相关认知从未认真规划过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等等 。
这样的自问会让人非常不适,但却是必须 。
四、决定问题是否有必要解决
确定问题的来源之后,你还要认真地问下自己:我真的想解决吗?
本人33岁,在一个厂里待了10年,月薪5000周末双休,干的主要是协调之类,想转行该怎么选

文章插图
要知道,任何解决方案都会带来新的问题 。
在城市中生活的人对这种情形都不陌生:某段路非常拥堵,于是政府拓宽改造;然后这段路不堵了,可是与它相接的下段路堵了;于是拓宽下段路,还不行,修立交桥;然后立交桥也堵车,再设红绿灯……
我可以分享一段自己的经历 。我的职业生涯中有过一次转行、数次跳槽,原因不尽相同,但主要原因是觉得无法实现个人价值 。但随着职位越来越高,责任也越来越重,工作占据了我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这时我忽然发现,曾经困扰我的问题已经变了:我希望能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和家人朋友共度,以及做点自己喜欢却没什么用处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