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7谈起中国现代文学,大家绕不开的,一定是鲁迅先生;谈起鲁迅先生,大家绕不开的,又一定会是他的《狂人日记》 。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开山之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最具象征性的,同时又是最具批判性的作品之一 。我之所以把它的书评设为公众号的第一篇文章,也正是因为如此 。
说起《狂人日记》,其中最著名的话莫过于那段,“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 。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段的出现,将历史上几千年来的“仁义道德”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揭露 。给通篇带来了非凡的意义 。
在封建礼教中,保守的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对人们的迫害,就像酷刑滴水刑一样 。
凉水一点一滴的坠落,打在无知的人们坚厚又薄弱的头盖骨上,如一只只蠕动在腐肉里的蛆虫 。随着漫长的时间,蛆虫渗进头皮,啃噬头骨,最后消化掉整个头 。剩下一个无脑的躯壳,没有过多的挣扎……
滴水刑也是吃人的一种 。
《狂人日记》全篇都在围绕吃人来说,里面一个个奇异的事件组在一起,构成一个无比荒诞的世界 。作为读者,你无法肯定它是真的,你也无法否定它是假的 。就只能称它作,亦真亦假 。
狂人,他摆脱那时代对世界正常的的方法 。他对世界的看法,比任何人都透彻 。确切来说,比任何人都要正确——那时代,何尝不是一个真正吃人的世界 。可就这么一个真正看穿世界的人,在那时代却被称为狂人~
对别人的劝道没有起任何作用,所以才会有狂人最后的那些呐喊:“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我想,这也是《呐喊》名字来源的一种 。
《狂人日记》读后感《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1“从来如此便对吗?”《狂人日记》中,那个害了疯病的狂人抓着个人便问,“这,对么?”“我不同你讲这道理,总之,你不该说的,你说便是你错 。”那人脸色铁青,一时语塞 。
土地还是地主家的,衙门换个了名字,堂而皇之的又开张了,里面的老爷们仍就是“青面獠牙的黑鬼”,革命之后,社会似乎是大不一样了可又好像从来也没变过 。鲁迅有些绝望了,但他毕竟不是茶馆>里那位崔久峰先生,他仍想着要在黑暗中斗争,绝不放弃 。他知道他无力改变现状,所以他将满腹狂言以日记形式全盘倾出 。
“从来如此,便对吗?”他翻开中国古代两千年的封建历史大书,在仁义道德的皮囊里,原来是“吃人”的心 。“大哥说易牙食子,母亲不反对,孩子恶狠狠的盯着我…”狂人是病了,但正因为这病,他看尽了人性的阴暗面 。这正是鲁迅绝望的呐喊 。他心中愤慨却无处可宣泄,癫狂之言的背后是默默哭泣的痛苦 。
“救救孩子!”狂人在日记的最后写下这一句声嘶力竭的呐喊,这四个大字,是他绝望中唯一的希望,他知道他再无力改变几千年的封建传承对人性的侵蚀,只有着眼未来,去想象,去相信明日世界的光明与美好 。可他一人又能如何?所以他向所有牢笼里的先觉者呐喊,救救孩子,远离“吃人”的世界 。他把对现实的绝望化作了对未来的希望 。
鲁迅是伟大的,因为他在茫茫黑暗里找到了希望的火把,他不仅照亮了自己心中的迷茫,更呐喊出民族的希望,他的癫狂痴语刺痛人心,在黑暗中点亮了光明的前方 。
狂人过后,难见狂人 。鲁迅之后,可还有鲁迅?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2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狂人日记》令我印象深刻 。里面的“狂人”在现在人看来就是”疯子“,但我细细品味,却有了自身的见解 。
书中狂人说:“我三十年未见过明月,赵家的狗恶狠狠地看我几眼,似乎马上就要吃了我了......”当然这都是假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三十年没见过月亮呢?狗怎么会见谁吃谁呢?所以,这都是“狂人”疯癫的想象 。如果真把这当做想象的话,那就真的是在看疯子的日记 。
在我看来狂人口中的吃人是在批判封建礼教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心理扭曲,却还要对下一代灌输封建理念,将下一代埋葬在这吃人的封建礼教之中 。而在这样几乎人人都被封建礼教“吃掉”的社会中,被封建礼教毒害得太深的人们又要把未被污染的人们拉进“吃人”的圈子 。民众的愚昧更是在对孝子应割肉煮了请生病的爷娘吃上体现出来 。可以说实际上主人公发狂的阶段是他短暂的从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时期 。然而很可惜,主人公的醒悟之语,在当时只被人误解为是发疯是所说的疯言疯语 。事实上,在世人取笑狂人时,他心里正苦涩的吟着“世人笑我太痴狂,我笑世人看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