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不正言不顺出自哪家的思想( 二 )


在人生众多的经纬线中要找到自己恰当的定位,才会合理的发展自己,才会有所成就!当你的思路处于混乱的时候,首先就要“正名”,名分确定了,则其他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名不正言不顺”是哪家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 。
“名不正,言不顺”,是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
出自春秋孔子弟子的《论语·子路》第3章 。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
译文:
子路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 。”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想得太不合时宜了 。这名怎么正呢?”
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 。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 。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 。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马虎虎对待的 。”
扩展资料
《子路篇》共有30篇,本篇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有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 。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 。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 。
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了 。以后各代注释《论语》的版本主要有:三国时魏国何晏《论语集解》,南北朝梁代皇侃《论语义疏》,宋代邢昺《论语注疏》、朱熹《论语集注》,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等 。
《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
孔子的祖先本来是宋国的贵族,后因避宫廷祸乱而迁居鲁国 。孔子的父亲是一名武士,虽跻身于贵族之列,但地位很低 。孔子三岁时,父亲便死去了,他跟着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 。孔于年轻时做过“委吏”、“乘田”一类的小官,鲁定公时,孔子曾任中都宰、大司寇 。
【名不正言不顺出自哪家的思想】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 年),由于与当时主宰鲁国政权的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家政治观点不和,孔子离开鲁国去周游列国,希望在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先后到了卫、宋、陈、蔡、楚等国,都没有受到重用 。
晚年回到鲁国一心一意讲学和整理古代文献资料,曾整理删定《诗经》、《尚书》等,并根据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 。孔子讲学,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着名的有七十二人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是哪家思想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是儒家思想理论的一种 。
【解释】:原指在名分上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 。后多指说话要与自己的地位相称,否则道理上就讲不通
成语典故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示例】:十之八九皆守之以僧,~,莫此为甚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二卷
“经世济民”,是我国古代圣贤对“经济”一词的理解 。
《抱朴子·审举》谓:“故披洪范而知箕子有经世之器,览九术而见范生怀治国之略 。”《晋书·殷浩传简文(司马昱)答书》:“足下沈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 。”
可见,“经邦济世,强国富民”是历代中国有志向、有作为的知识分子的崇高思想境界,经济学应该是“经世济民”之学,充分体现经济学厚生、惠民的人文主义思想 。“经世济民”,是以探求经济运行规律为己任的经济学人不懈追求的目标,它将个人的知识、能力奉献社会,将个人的成才抱负融入为最广大人民造福之中,这是社会进步需要的个体素质的完善与人格信念的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