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需要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困为越老越常觉得孤单 , 特别是在身体状况不好时 , 更需要儿女的陪伴 。全钱虽好 , 但亲情难买 。
学会规划生活 , 特别是那些已经退休的老人 , 在这个年纪就要学着去做好规划老年时和子女融合 , 这样能享受生活 。
不应该再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 , 儿孙自有儿孙福 , 不需要自己再去操心 。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 , 自己早晚会有离开的那天;你越管越伤他们的心 。
最好是把自己每天的生活过好 , 不劳烦儿女亲情就有 , 早上醒来就有目标 , 一天也不会觉着无聊 , 不打扰子女 。不把心思放在儿女身上 , 子女若来看你 , 有经济的条件 , 给子女补偿给你买的礼物的钱 , 沒有经济条件的都美言几句 , 但也要关心一下子女的生活 , 但是不要管闲事 。
如果儿女不会领你的情 , 你就别说三道四 , 不说那个儿女好那个儿女差 , 手心手背都是骨肉 , 不在背后嘀咕儿媳和女婿 , 有的人很好 , 有的人看你好不顺眼 , 把话添油加醋告诉你的子女 , 这样你就种下二代人不合的矛盾 。
孩子有经济压力 , 也要把自己的钱存一部分养老 , 以防万一 , 其实帮助孩子 , 但是用自己的养老钱就很不理智 , 下半辈子就等于没了退路 。
老人一定要记住 , 没必要再去干涉他们的生活 , 管好自己更重要 , 遇到什么问题尽量自己担当 , 不能全依靠子安 , 该拿钱时自己拿钱 , 管好钱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万一帮助了孩子 , 他们还不领情 , 反而觉得父母不够好 。
心态一定要好 , 上年纪了不争不怨 , 最忌讳的就是急躁 , 遇到任何事都要不慌不忙 , 都已经这个岁数 , 还有什么看不开的 , 只要无关生死 , 那都不算什么大事 。
有很多老人 , 年纪越大脾气越不好 , 经常会因一些小事 , 与周围邻居发生争吵 , 其实完全没必要 , 好的心态 , 才能有好的身体 , 不争不怨 , 才是老人的真谛 。
再说了 , 争论又能得到什么呢?还把自己身体气坏了 , 这样的话真不值得 , 所以心态 , 对老人也很重要 , 你心态对子女也高兴 。
学会保养好自己身体 , 不要前半辈子拿命换钱 , 后半辈子用钱换命 ,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一旦身体垮了 , 就什么都没有了 , 身体好也是帮子女撑钱撑
自己的身体自己保重 , 身体不好受罪的是自己 , 拖累的是儿女 , 一生病 , 几个家庭都会发生动荡 , 所以说 , 保养好自己身体 , 也是老人需要做的事情 。
人其实很脆弱 , 好好活好每一天 , 生活才会有滋有味 , 人不是为了别人而活 , 是为了自己而活 , 只有懂得自己照顾自己 , 不完全依靠儿女 , 才能过好这一生 , 过好这一辈子 , 上了年纪更要如此 , 不能把赌注都压在孩子身上 。
你提出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其实早在2600年前的孔夫子己经告诉了后人答案 。
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 , 子曰:“今之孝者 ,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 皆能有养 。不敬 , 何以别乎?”孔子的意思是“现在所谓孝顺 , 以为能养父母则可 。可是人也都能做到饲养狗与马 。如无敬意 , 那和饲养狗马有何区别呢?”
孔子主张对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奉养 , 还要在态度上恭敬 , 以及满足父母的精神需求 , 让父母心情舒畅 。
现在生活好了 , 父母生活在物质上基本能满足了 , 吃穿住都没问题了 , 更需要排解的是精神上的寂寞 , 特别是现在孩子绝大多数都在外面打拼 , 很少时间和父母团聚 , 所以父母老了并不图儿女给钱多少 , 更需要的是子女常回家看看 , 这种精神上的需求比金钱更重要 。记得十几年前春晚上一首"常回家看看”为什么一夜红遍全国 , 就是因为唱出亿万人民的心声 , "父母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