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

谥号到底谁来定?
皇帝可以生前给自己定谥号(暗示或者明示),不过很多皇帝忌讳死亡,一般都不会提前给自己定“谥号” 。再者,就是皇帝自己定了“谥号”,后继任的皇帝或者臣子有时未必苟同 。
如果皇帝“暗示”或者“明示”自己死后的谥号,继任君主和大臣同意了就会按照去世皇帝的意愿来,等同于提前定了自己的“谥号” 。不过谥号都是由继任君主、或者前朝遗臣定,死去的皇帝做不了主 。(汉武帝像,据说他生前暗示了自己的“谥号”为“武”)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

文章插图
皇帝谥号称呼的发展?
中国称“皇帝”开始于秦始皇,除了秦朝的两位皇帝秦始皇、秦二世之外,所有的皇帝都有谥号,谥号绝大部分是由后世皇帝、新王朝皇帝、旧王朝大臣(灭亡王朝)拟定,因此亡国皇帝的谥号大都有两个或者更多,一个是新王朝皇帝定的,另外一个是旧王朝的遗臣定的 。
唐朝之前的皇帝一般都称谥号,如汉光武帝刘秀,刘秀的谥号是“光武”,汉献帝刘协,他的一个谥号就是“孝献”,这是曹魏给出的,另外一个谥号是“孝愍”,这个是汉朝遗臣给定的;唐朝之后的皇帝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李世民,“太宗”就是庙号;明清时期的皇帝大都称年号,如万历皇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这些都是年号 。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习惯,不过所有皇帝未必按照这个规矩称呼 。(清朝皇后的谥号碑)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

文章插图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给自己定“谥号”的皇帝是谁?
其实有些皇帝在生前也有很多暗示后继皇帝或者主要大臣给自己定一个什么类型的“谥号”,一般不会给自己定 。
据说,汉武帝也给自己定了谥号“武”,不过历史记载没有,很可能是暗示了自己大臣定什么样的谥号 。
魏明帝曹睿被认为是有确切记载自己定“谥号”的皇帝,这是有确切记载的 。魏明帝曹睿刚刚即位就把那些托孤大臣抛在了一边,自己掌握政权,政由己出 。曹真、张郃、司马懿等是他重用的名将 。(曹睿剧照,历史记载他明示了自己死后的谥号为“明帝”)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

文章插图
226年5月,只有22岁的魏明帝曹睿继位,东吴、蜀汉、鲜卑政权看到新皇帝即位,都纷纷起兵攻打曹魏的地盘,期间经历了诸葛亮的五次北伐,全部无疾而终,没有给诸葛亮任何可乘之机,最后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北方鲜卑政权的新领袖轲比能也被曹魏的刺客杀死,鲜卑短暂统一后陷于内部混战,北方威胁解除;攻灭辽东公孙渊,东北的威胁解除;南部孙权的几次攻击也成功抵御了 。
曹睿执政12年,权力始终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在后期取得成功后,大力修建洛阳的皇宫 。238年,曹睿病重之时,明示继位者和主要朝臣定下了自己的谥号为“明”,意思自己和汉明帝刘阳类比 。
曹睿死后,朝臣和即位的曹芳按照曹睿的意愿定下了曹睿的谥号为“明帝”,因此曹睿的庙号是继任者和朝臣给出的,并非曹睿自己定了谥号 。
有些皇帝生前可能或明或暗定下了自己的谥号,他们希望自己的权力在死后继续延续 。

这对中国古代帝王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
毕竟人死如灯灭,无论你生前如何煊赫不可一世,死后也只能任人摆布,万一出现逆子贰臣,非要弄个恶谥岂不遗臭万年?
《左传·文公元年》冬十月,以宫甲围(楚)成王 。王请食熊蹯而死 。弗听 。丁未,王缢 。谥之曰:「灵」,不瞑;曰:「成」,乃瞑 。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

文章插图
这段记载有灵异色彩,不能特别当真,却真实反映了帝王们的顾虑 。
既然题主能想到生前自拟,人精帝王当然也能想到 。问题是自拟谥号有违“盖棺定论”传统,于礼不合,而且这么干也不太吉利,有诅咒自己之嫌 。
所以有些帝王会对重臣暗示自己想要的谥号,有传言说汉武帝谥号就是他生前授意近臣的 。
中国古代的皇帝,在生前能不能给自己取好谥号,死了之后直接用

文章插图
但还是会有帝王觉得缺乏保障,于是以正式档案形式确定:
《三国志·明帝纪》有司奏:武皇帝拨乱反正,为魏太祖,乐用武始之舞 。文皇帝应天受命,为魏高祖,乐用咸熙之舞 。帝制作兴治,为魏烈祖,乐用章斌之舞 。三祖之庙,万世不毁 。其馀四庙,亲尽迭毁,如周后稷、文、武庙祧之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