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的三晋是指哪三国

战国时“三晋”指韩国、赵国和魏国 。周朝,诸侯王之下还有卿、大夫等阶层,晋国原本有六大家族:范、中行、智、韩、赵和魏,彼此之间互相攻击 。到了晋定公时,中行与范两家被赵氏消灭 。公元前453年,赵氏联合魏氏与韩氏,在“晋阳之战”后联合起来一起消灭了原本实力最强大的智氏 。晋幽公时代,晋王室的封地已经只剩下曲沃与绛两处,晋国几乎所有土地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此时,韩、赵、魏被称作“三晋”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被周王室册封为诸侯,公元前375年,晋国剩余的王室封地被彻底瓜分,晋国灭亡 。
三晋指哪三晋?三晋指的是三家分晋,也就是战国初期的韩、赵、魏三个国家 。山西省在春秋战国时期属晋国地,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分晋国,因而又称“三晋” 。
山西省地处黄河流域中部,东有巍巍太行山作天然屏障,与河北省为邻;西、南部以黄河为堑,与陕西省、河南省相望;北跨绵绵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毗连 。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是典型的为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
【战国时的三晋是指哪三国】扩展资料:
山西历史上前后共三次立国 。悠久的历史留下众多的文化遗产,加之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河流山川形成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现存古建筑和传统民居居全国之首,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保护400多处 。
佛教圣地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精萃,其中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多种建筑风格为一体的寺院多聚于五台山;恒山悬空寺以逶迤于悬崖峭壁之上的惊险奇特驰名;晋祠、平遥古城、霍州署、芮城永乐宫、永济普救寺,解州关帝庙,应县木塔,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组成了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和闻名全国的晋商文化 。
参考资料来源:山西省政府——省情概况
战国时期三晋指的是什么三晋有两种意思:一是指中国的战国时期的魏、赵、韩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魏赵韩原晋国故地 。二是指山西省 。
赵氏、韩氏、魏氏原为晋国六卿,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 。
因此,在《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等书中,将魏、赵、韩这东方由晋国分裂而来的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 。现在三晋统指山西 。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 。他们在春秋晚期共同打败了晋国执政的智氏,然后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 。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