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中三元三元指的是哪17人( 三 )


元代一名
1、王崇哲,生卒年不详 。中山无极人,字元举 。元至正八年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 。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
明代三名
1、黄观,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 。洪武二十四年,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
2、李骐,本名李马,字德良,一作彦良,福建长乐沙京人永乐十五年福建乡试第一,解元 。次年会试第一,会元,廷试又第一,状元,于是“授翰林修撰,赐银带朝服,中外以为荣 。”且为明代科举福建省“三元及第”唯一的人 。
3、商辂,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 。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 。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 。
清代三名
1、陈沆,蕲水人 。著名诗人,文学家,清代古赋七大家之一,被魏源称为“一代文宗” 。嘉庆十八年应试科举,县试,乡试、会试,皆名列第一名 。清嘉庆二十四年,保和殿对策,陈中第一甲第一名 。
2、钱棨,江南长洲人 。字振威,号湘舲 。清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 。
3、陈继昌,广西临桂人 。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 。清嘉庆二十五年庚辰科状元 。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 。
扩展资料:
清代科举制度,分三级考试,中试者的第一名分别给以“解元”、“会元”、“状元”的头衔,如应试举子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这在封建社会是无上的荣宠 。
用荔枝、桂圆和核桃各三枚表现,因这三种果实都为圆形,取其“圆”与“元”同音;亦有的用弓箭射准三个辟铜钱或三个元宝米表示 。寓意“连中三元” 。
“连中三元”指的是哪三元?”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 。其中解元是乡试第一,会元为会试第一,状元为殿试第一 。
明清科举制度正式科举考试分为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童生试的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之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
乡试为省一级考试,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
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进士考试,分三甲第一甲三人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赐进士及第 。第二甲人数若干第一名称传胪,赐进士出身 。第三甲人数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
扩展资料:
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共有21人三元及第,他们是文科17位:
唐朝的张又新、武翊黄、崔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岩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宗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李骐;
清朝的陈沆、钱棨、陈继昌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连中三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状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解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元
“连中三元”指的是啥?连中三元第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 。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 。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度,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中,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
此外,历史上也出过两位“武三元” 。
其一是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永嘉人王名世连中武科三元,官授锦衣卫千户 。他博通经史,工诗善书,时人称其武艺、诗词、书法为“三绝”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秉性刚介,不媚权贵,颇有直道君子之风 。
其二是清朝顺治年间,也是浙江人王玉璧,连中武科三元 。此人在明末曾参加武秀才考试,射箭第一,号称“神射手”,故人们赞其为“武四元” 。他虽是武士出身,但手不释卷,文笔斐然,也有文武全才之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