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之冠冕指的是什么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把《古诗十九首》称作“五言之冠冕”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昭明文选》,是南朝梁萧统从传世的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名称亡佚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
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作者和名称已不可考,所以,每首诗歌都以句首为标题 。
这十九首诗歌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情调低沉,这是因为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下层文士漂泊蹉跎,仕宦无门,《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 。
《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 。
被后人誉为“五言之冠冕”,是哪部作品?古诗十九首——五言之冠冕 。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有说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它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公元140—190年之间 。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汉末文人对个体生存价值的关注,使他们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建立起更为广泛而深刻的情感联系 。过去与外在事功相关联的,诸如帝王、诸侯的宗庙祭祀、文治武功、畋猎游乐乃至都城官室等,曾一度霸踞文学的题材领域,现在让位于与诗人的现实生活、精神生活患患相关的进退出处、友谊爱情乃至街衢田畴、物候节气,文学的题材、风格、技巧,因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离情别绪、人生的失意和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对此有一段非常准确的评价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 。失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咋一别离,则此愁难已 。逐臣弃妻与朋友阔绝,皆同此旨 。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 。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能尽,故特推《十九首》以为至极 。”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 。如:
表现思念故乡怀念亲人的《涉江采芙蓉》《去者日以疏》;表现思妇对游子深切思念和真挚爱恋的《凛凛岁云暮》、《客从远方来》和《迢迢牵牛星》;表现游士对生存状态的感受和他们对人生的某些观念:《回车驾言迈》《明月皎夜光》 。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 。同时,它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士子的社会境遇、精神生活与人格气质,并由此透视出汉末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有相当重要的认识意义 。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从乐府民歌汲取养料,滋养自己的创作 。他们有感而发,决无虚情与矫饰,更无着意的雕琢,因此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中就这样概括《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
1、意味无穷 。遣词用语非常浅近明白,“平平道出,且无用功字面,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却涵咏不尽,意味无穷; 2、质朴自然 。从情感说,《古诗十九首》感情纯真诚挚,没有矫揉造作;从艺术表现说,它的写境用语好像都是信手拈来,没有错采镂金式的加工,而是出水芙蓉般的自然诗境 。3、情景交融 。《古诗十九首》所描写的景物、情境与情思非常切合,往往通过或白描、或比兴、或象征等手法形成情景交融,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4、语言精练 。《古诗十九首》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炼准确 。传神达意,意味隽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