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怎么解释

“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螳螂在蝉的身后伺机而动 , 却不知在它们的身后还有只黄雀虎视眈眈 。此句话出自《庄子·山木》 , 常用来比喻类似于螳螂般的目光短浅之人 , 或是用来比喻像黄雀般布局缜密之人 。与“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意思相近的词句有:“道高一尺 , 魔高一丈”、“鹬蚌相争 , 渔翁得利”等 。
关于《庄子》
《庄子》又名《南华经》 , 是战国中后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道家学说汇总 。其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 。其内容丰富 , 博大精深 , 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
庄子的文章 , 想象奇幻 , 构思巧妙 , 多彩的思想世界和文学意境 , 文笔汪洋恣肆 , 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 , 瑰丽诡谲 , 意出尘外 , 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
庄子之语看似夸言万里 , 想象漫无边际 , 然皆有根基 , 重于史料议理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什么意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是螳螂想捕捉蝉 , 却不知潜在危险 。
比喻目光短浅 , 没有远见 。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 。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 , 要深思熟虑 , 考虑后果 , 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 而不顾后患 。
扩展资料
“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出自《庄子·山木》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 , 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
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的故事:
这一天清早 , 太子友拿着弹弓 , 急匆匆从宫中的后花园走进宫内 , 浑身上下湿漉漉的 , 还沾满了泥巴 。夫差见到他这副狼狈模样 , 不知道这是太子友故意所为 , 感到很奇怪 , 笑着问他干什么去了 。
太子友说:“孩儿我刚才在后园游玩 , 听到一只秋蝉在树上高声鸣叫 , 就急忙过去观看 。这只秋蝉悠闲自在 , 自鸣得意 , 却不知道后面有一只螳螂 , 全神戒备 , 对准秋蝉 , 准备擒而食之 。
螳螂一心对着秋蝉 , 却不防备后面还有一只黄雀 , 虎视眈眈 , 要啄螳螂 。孩儿我呢 , 一心想要用弹弓打下黄雀 , 却没有顾及地上有个深坑 , 一不小心 , 失足落入坑中 , 以至于衣履俱湿 , 被父王您嘲笑了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意思“螳螂捕蝉 , 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正要捉蝉 , 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 。比喻目光短浅 , 只想到算计别人 , 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
出自:《庄子·山木》 , 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 , 不顾身后祸患的人;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的这类人提出警告 。
相关词语:
1、螳螂捕蝉:螳螂想捕捉蝉 , 却不知潜在危险 。比喻目光短浅 , 没有远见 。等待时机从后面袭击 。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蝉:知了 。螳螂捉蝉 , 不知潜在危险;
2、黄雀在后:比喻伺机从后面袭击 , 也比喻有后顾之忧 。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
近义词:鼠目寸光、急功近利等 。
扩展资料:
螳螂捕蝉小故事:园中有一棵榆树 , 树上有一只知了 。知了鼓动翅膀悲切地鸣叫着 , 准备吮吸些清凉的露水 , 却不知道有只螳螂正在它的背后 。
螳螂伸出两只像砍刀一样的前臂 , 打算把知了逮住吃掉 。它正要捉知了的时候 , 却不知道黄雀就在它的后面 。
黄雀伸长脖子 , 想啄死螳螂吃掉它 。它正想啄食螳螂时 , 却不知道榆树下面有个拿着弹弓的小孩 , 把皮筋拉得长长的 , 正在瞄准它 。
孩子一心想射杀黄雀时 , 却不知道前面有个深坑 , 后面还有个树桩子 。这都是贪图眼前利益 , 而不顾身后隐藏着祸害的表现 。
寓意:这个成语寓言讽刺了那些只顾眼前利益 , 不顾身后祸患的人 。对鼠目寸光、利令智昏、不顾后患这类人提出警告 。也比喻有人一心想暗算别人 , 却没想到有人也想暗算他 。告诉我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 , 要深思熟虑 , 考虑后果 , 不要只顾眼前利益 , 而不顾后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