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忠臣和奸臣,这在中国是个永恒的话题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在科举制出现之前,从汉代开始官员的选拔主要是察举制,作为权力顶端的皇帝不可能事事躬亲自为,必须依赖官员来帮他治理国家,为了保证官员培养的连续性,防止人才遗留在民间不能为朝廷所用,形成不稳定因素,从制度上规定地方官员有责任和义务把当地的贤良人才向朝廷推荐,由此诞生一个伯乐相马般的特殊行业——人才品评家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不得不承认开始时这种人才品评有非常客观的一面,否则无法保证把社会上最优秀的人才输送往朝廷,它事关社稷的安危 。东汉末年的察举制下著名品评家许劭每月都有一个“月旦评”,当时社会上的出类拔萃的青年才俊都争相请他品评,一经被他看好,前程就有了保证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他对曹操的评价就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意思是在太平盛世就是一个能力超群出众的大臣,在兵荒马乱的乱世就是一个奸诈的枭雄,这是较客观的一个能力评价,以后面的发展情况看算是一个人才品评家的专业评价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但在民间另有一套通过评书、小说、戏剧的传播,且在民间深入人心的评价系统,这个评价系统影响更深远,而且有一套似是而非的逻辑,比如仗打败了或者国家昏乱了,必然是朝廷里出了奸臣;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必定是朝中有忠臣 。总之皇帝是好的,关键看他的运气好坏,是碰上上忠臣还是奸臣 。这里所谓忠臣奸臣的忠奸之辩,实际上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里的一个道德评判而不是能力评价,甚至它会模糊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比如鸦片战争的失败,朝廷不得不签下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就是因为朝廷出了琦善,穆彰阿这类奸臣,忠臣林则徐被奸臣打压,充军尹犁 。
说来好笑,皇帝心目中也有一套关于忠臣奸臣的评判系统,皇权奉行的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皇帝眼中的忠臣和奸臣这个评判系统与民间的恰恰是相反的,民间认为的奸臣,皇帝眼中就是忠臣,民间认为的忠臣,皇帝老子眼中就是奸臣,否则你无法解释屈原为什么投江,曹操为什么篡位刘氏江山,安禄山为什么造反,严嵩为什么飞扬跋扈 。
如果你是皇帝,你心里的忠臣、奸臣是什么样的

文章插图
当一个朝代大量出现忠臣和奸臣的时候,往往说明这个朝代出现了昏君和暴君,因为这两者是天生的一对组团出现的,奸臣当道的时候必定是暴君昏君肆虐横行;暴君昏君断送江山的时候,必是忠臣忠烈千古,奸臣陷害忠良 。明朝大量出现忠臣奸臣现象,清朝却几乎绝迹,它与皇帝的素质本身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在古代,一个呼唤忠臣孝子的朝代必定是皇上昏庸无能的朝代,一个高扬“存天理灭人欲”,“饿死是小失节事大”道德旗帜的朝代,必定是伪君子横行的朝代,这是封建王朝的悖论 。
皇帝这个职业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了,我们只能想当然了 。
唐太宗曾经说过,开国时期,文臣武将但凡有一技之长即可用之,不必去管他们的品行优劣 。但在国家安定时,用人的原则还是德行第一,才干第二,毕竟德才兼备的人才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到的 。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当你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整个天下都匍匐在你的脚下,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么大的天下要治理,皇帝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否则早累死了 。我觉得首先就要学会用人,当然朝廷拥有庞大的辅佐皇帝的各种各样的机构 。想要这些部门都能够人尽其才,当然很难 。如果一个皇帝的心中太过黑白分明,那这个皇帝肯定当不好,格局就不够 。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最高领导要懂得领导艺术的,不能单纯的去看待一个官员是忠的还是奸的 。如果整个朝廷中都是嫉恶如仇的包公海瑞,皇帝放任自流,长此以往,老百姓只知道有包青天海青天,那还要你这个皇帝干嘛?更何况,朝局中如果是一方势力独大,时间久了,难免这些清官不拉帮结派,滋长野心,毕竟没有人是不想当皇帝的 。当年赵匡胤也曾发誓效忠周世宗,结果还不是柴荣尸骨未寒,后周江山便成为了赵家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