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如何祭拜?

端午节的习俗,如何祭拜最佳答案检举 关于端午节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 在江淮地区, 家家悬钟馗像, 用以镇宅驱邪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 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赶迫拯救, 是为尤舟竞渡之起源, 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 盛行于吴,越、楚 。台湾开始有尤舟竞渡是始于清乾隆二十九年, 由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均举行尤舟竞赛, 香港有竞渡之举,近英国人亦仿效我国人作法, 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据近代著名的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说:“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妃的节日, 而赛龙舟便是祭仪中半宗教 。半娱乐性节目 。” 四五千年前, 居住在原始图腾社会的水乡部落的人民,受到蛇虫、 疾病的侵害和水患威胁,为了抵御这些天灾, 他们尊奉想象中的具有威力的龙作为自己的祖先兼保护神(即图腾), 并把船建造成龙形、 画上龙纹, 每年端午举行竞渡 。以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说明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 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雄黄本属矿物, 含有三硫化砷成分,与酒混合 。即成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 。耳鼻,手足心 。并洒墙壁问, 以法诸毒 。流传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 。此种习佰,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游百病:为盛行于贵州地区的端午习俗 。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 穿新衣, 在中午一时左右, 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 非常快乐 。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称为“游百病”及“洗百病”,不出去游百病及洗百病的人,一年到头就不会获得吉利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藏有朱砂 。雄黄 。香药, 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 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如何祭拜?

文章插图
端午节的习俗具体做法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端午节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慢慢被人们遗忘,然而事实上,我们的传统习俗蕴含着很多典故与养生之道 。
吃粽子
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每到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其实在古代,吃粽子是为祭祀爱国诗人屈原 。起初,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喂鱼,是要保护投汨罗江自尽的屈原之躯 。后来相沿成习,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以吃粽子来表达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 。
挂艾草
端午节当天,人们在院门前、房檐下挂艾草或菖蒲,蚊虫害怕这种味道,所以能起到驱蚊虫的效果 。菖蒲叶子形状似剑,古人称之为“水剑”,以斩千邪,保平安康乐 。人们还会把菖蒲刻成“小人儿”“小葫芦”等形状,挂在儿童脖子上以求吉利 。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主要习俗之一,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遂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仍不见屈原踪影 。此后每到五月初五这一天,都要划龙舟以纪念屈原,主要目的是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了屈原 。
【关于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的习俗,如何祭拜?】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 。因而,节日清晨,各家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 。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 。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
涂雄黄酒
端午前后,我国南方很多地区都已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 。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 。在端午节,将雄黄掺在酒里制成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
斗百草
古时人们每到端午节,会结伴去郊外采药,采药途中会斗草玩,逐渐形成习俗 。参与游戏的两人会持草相对站立,双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 。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