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一句一译( 二 )


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盖……也:原来是 。)
为:动词 。做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但,只(是)仅仅 。“耳”同“尔”,语气词,罢了 。
闲人:闲散的人 。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 。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 。耳:语气词,“罢了” 。
记承天寺夜游翻译记承天寺夜游翻译如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脱衣准备睡觉,月光照入窗户,很欣喜地起身出门 。想到没人与自己同欢共乐,于是就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怀民也还没睡,两人一起在庭院中漫步 。院子里好像有一潭明净澄澈的积水,水中的水草交错摇曳,大概是修竹松柏的倒影吧 。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修竹松柏?只是没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当时,作者被贬谪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 。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等摘出苏轼的有关新法的诗句,说他以诗讪谤,八月,将他逮捕入狱 。经过长时间的审问折磨,差一点丢了脑袋 。十二月作者获释出狱,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 。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