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三十而立”的真正意思 三十而立的意思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句话我们都很熟悉,
它出自《论语·为政篇》: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 。
各种解读基本都说是劝人向上的,
但云梦县王保清在五十岁观此句时突有感而发:
(加粗是王梦清所写,—-后是笔者所写)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到十五岁才知道下决心学习 。
—–现在孩子七岁上学,六年小学,三年初中,
大部分也正是在十五六岁在学习上拉开差距,
“有志于学”是其中关键 。
“三十而立”,意即到了三十岁才懂得要立志做一件事情 。
—–这是关键哪,立不是独立,而是立志做大事,
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并坚持一生,
所以二十上大学选专业并不是终点,
但三十还没找到自己的志趣就有些晚了,
因为—-
孔子二十还在快乐当吹鼓手,
三十才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
“四十而不惑”,意即到了四十岁才不犹豫,才不疑惑 。
——这里的惑指不坚持,不专一,
所以,四十岁了如果还今天想干这,明天想干那,拿不定主意
对自己的理想、志向、事业搞不清楚,
那这人一辈子一定一事无成了 。
孔子在四十岁坚定了什么志向?
“兴灭国,继绝氏,举逸民”、“克已复礼” 。
“五十而知天命”,意即五十岁也没达到目标,才知道这是天意啊!
—–孔子四十岁坚定了目标,兢兢业业干到五十岁,
在鲁国当大司寇,极力去“克己复礼”,
但是也没干成,只好叹息:
不是我不努力、不专心致志,这是天命啊!
所以,如果我们老了,还没出大名,发大财,
也不必灰心,要认命啊!
“六十而耳顺”,意即到了六十岁什么话听起来都心情顺畅,不生气,都无所谓
——孔子因为大志向没实现,
埋怨,挖苦,污辱,耻笑都来了,
甚至有人骂孔子是“丧家之犬”,
孔子也心烦意乱,五脏六腑充斥着怨恨之气,
直到六十岁才听着那些话感到无所谓,
听着就像没听着似的 。
我们也是这样啊,活过就是一种胜利,
奋斗过就不是一个失败的人生!
“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意即到了这个岁数才真正得到了自由 。
——-大志向未实现,孔子便去研究《周易》,修订《春秋》,
一直到了七十岁,这时侯心理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
说话、做事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也不会违反道德,违反周礼 。
孔子在思想和教育上的成就举世瞩目,被誉为万世师表,
但从上面却让我们看到他一生的失败和无奈,
说出了人生的真相,那就是—-
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做成它非常不容易!
但即使你最终没有做好它,但只要坚持到最后,你还会成熟,会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包容万物、逍遥自在 。
这大概就是一个成熟的思想在历尽人生后留给我们朴实无华的忠告 。
我们每一代人的心智都是从零开始成长的,基本规律没有变 。
我们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坚信自己有机会实现梦想,
“一夜成名”或“一夜暴富”
但是,观察和体会自己身边的现实,
十四亿人里只有那么几个名星天天出现在我们面前,
而财富和名气带给他们,最终也不全是幸福,
而是更大的灾祸和烦恼,如某薇、某冰,
所以,若现实是给不了你绚烂的巅峰,
而是报以绝望和痛苦时,
记得回来看看这句话,
想想孔子的一生和他的忠告,
耐心等待我们的—
【解读“三十而立”的真正意思 三十而立的意思】随心所欲,不逾矩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