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有什么意思,立春是中华民族24节气之一,古代四立是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立春,是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第一个节气,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是一个新的开始 。以下立春有什么意思
立春有什么意思1立春时值阳历2月上半月,农历常为一月上半月(逢闰月年则时令不确定) 。天文学上把“春分”作为春季的开始,气候学上则以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统一的标准来划分各地的季节,当候平均气温上升到10℃时,即为冬季结束,春季开始 。
明代王象晋《群芳谱》记载:“立,始建也 。春气始而建立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节,立,建始也 。··…立夏秋冬同 。”
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
立春是反映季节和物候的一个节气,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始了,天气将逐渐回暖,广阔的大地将呈现出一派富有生机的景象 。俗话说:“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 。”即“立春”之日不在“五九尾”便在“六九头” 。立春以后,白天逐渐增长,气温慢慢回升,土壤由下层开始化冻,冻土变浅 。
在这一天,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变长了,太阳也暖了,气温、日照、降雨也都处于这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地里的小春作物长势会加快,同时,油菜抽a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会明显增加,应该注意及时浇灌追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俗话说“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这就意味着已将开始大春备耕,人们不能再闲置田地了 。但是虽然立了春,在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的,依旧是“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并且在这期间也会有强寒潮侵袭,’引起天气干早,也常常伴有大风和降雨,这对于农业来说,应该注意采取措施 。
立春气候
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礼记·月令》一书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 。
在汉代前历法曾多次变革,那时曾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定为春节,意思是春天从此开始 。这种叫法曾延续了两千多年,直到1913年,当时的正式下了一个文件,明确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春节 。此后立春日,仅作为24个节气之一存在并传承至今 。
立春之日,晚上七点仰望星空,可见北斗七星的斗柄正指向东北,即方位角45度的地方,古人称为艮(八卦之一)的方向 。立春的“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 。
农谚有“春打六九头”、“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之语,从冬至开始入九“五九”四十五天,因而立春正好是“六九”的开始 。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中国各地 。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但这种方法比较符合实际 。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
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
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 。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 。
立春谚语
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
(1)立春落雨至清明 。
寓意: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预示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
离意: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
(3)正月展春流 。
窝意:立春以后,潮汐的海流会加大 。
(4)春天后母面 。
- 农村要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留住大部分年轻人呢
- 水瓶座难追的根本原因,水瓶座得不到的人会去追吗?
- 足球中到底什么叫越位
- 官方抖音:这一次,要让1000万创作者赚到钱
- 2023寒食节是在清明节前还是在清明节后
- 大年三十晚上你会熬夜到几点,是因为打麻将、看春晚还是喝酒
- 2023年立春怎样躲春躲太岁
- 吕雉被项羽抓走了3年,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 微信群怎么看 找不到已加入的微信群
- 通常是7到15天左右! 征信报告打印以后有效期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