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余之所得也是判断句吗( 四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 , 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 。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 , 可以稍加讨论 。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 , 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 , 不过是信笔拈来 , 与游洞无关 。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 , 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
讨论后应确定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 , 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 , 不能见“非常之观” 。)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 , 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 。)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 , 其进愈难 , 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 , 再看下文“非常之观 , 常在于险远” , 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 。)你们能不能从毛主席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 。)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
小结:“随之” , 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 , 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 , 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
三、作者简介 。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 , “预习提示”已经说过 , 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 。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 , 主张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 , 不顾保守派的反对 , 积极推行新法 。传有“天变不足畏 , 祖宗不足法 , 人言不足恤”的观点 , 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 , 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 , 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 。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 , 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 。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 , 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 。这里只稍作补充 , 然后归纳 。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 , 到出后洞时结束 。)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 , 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 。)后一点呢?(“有碑仆道 , 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 , 分别照应第1、2段 。
六、诵读第1段 。
1.教师先范读一遍 , 然后领诵一遍 。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 , 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 。)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 。)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 , “花”后来讹音为“华” 。)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 。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 , 证明此说正确 。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 , 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 , 下文可证 。)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 。)说碑“距洞百余步” , 却没有说出方位 , 据你判断 , 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 。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 , 再去前洞 , 正是向东走 , 先见碑而后见洞 , 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