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王子子子孙孙永保民的翻译( 二 )


“我想:好象作田,既已勤劳地开垦、播种,就应当考虑整治土地,修筑田界,开挖水沟 。好比造房屋,既已勤劳地筑起了墙壁,就应当考虑完成涂泥和盖屋的工作 。好比制作梓木器具,既已勤劳地剥皮砍削,就应当考虑完成彩饰的工作 。
“现在我们王家考虑:先王既已努力施行明德,来作洛邑,各国都来进贡任役,兄弟邦国也都来了 。又是已经施行了明德,诸侯就依据常例来朝见,众国才来进贡 。
“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今王也只有施行德政,来和悦、教导殷商那些迷惑的人民,用来完成先王所受的使命 。唉!象这样治理殷民,我想你将传到万年,同王的子子孙孙永远保有殷民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梓材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上述材料反映怎样思想观念?“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此语出于《尚书·酒诰》周公 。周公是西周开国元勋 。其意无疑告诉人主不要把水当镜子,而应该把臣民当作镜子 。
水监:水鉴 。谓以水为镜 。监,通“鉴” 。
西周时制礼作乐的周公在《尚书·酒诰》中第一次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的理念 。古代的镜子称为“监”,周公要求为政者不要用水做镜子,而是要把人民当作镜子
扩展资料
周朝建立不到3年,周武王积劳成疾去世 。武王遗有五子一女,当时成王诵只有13岁,难以控制复杂的局面 。在此危难之际,周公毅然决然代成王摄行朝政 。但召公、太公及其他一些大臣对周公摄政有意见 。这种情况下,周公处变不惊,机智应对,做了大量的疏导工作,争得了朝臣支持 。
西周时期,周公姬旦礼贤下士,殷切求才 。在洗头或吃饭时,听说有贤士来见,便把湿漉漉的头发扎起来,将吃进嘴里的饭吐出来,赶忙去接待,唯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被传为千古佳话 。
《尚书》之《周书·梓材》(读史以来,古籍中第一次出现“中国”两字在此篇 。又说最早出现在63年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文物,其上有武王在“何尊”的刻字)
正文 :王曰:“封,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以厥臣达王惟邦君,汝若恒 。
越曰我有师师、司徒、司马、司空、尹、旅曰:‘予罔厉杀人。’亦厥君先敬劳,肆徂厥敬劳 。
肆往,奸宄、杀人、历人,宥(yòu);肆亦见厥君事、戕败人,宥 。
意思是 :周公说:“封,从百姓和普通官员到卿大夫,从官员到各诸侯及其国君你要坚持按常法办事 。
还要对我们的各级官员、司徒、司马、司空、大夫、士众说:‘我们不能滥杀无辜 。’同时,要先赞扬国君们的辛劳,然后,应努力去进行认真的慰劳 。
那些在以前犯法作乱的、杀人的、掳人的人,都要赦免;还有那些泄露国君大事的、残害人的人,也要赦免 。
正文 :王启监,厥乱为民 。曰:‘无胥戕,无胥虐,至于敬寡,至于属妇,合由以容。’王其效邦君越御事,厥命曷以?‘ 引养引恬。’自古王若兹,监罔攸辟!
惟曰:若稽田,既勤敷菑,惟其陈修,为厥疆畎 。若作室家,既勤垣墉,惟其涂塈(xì)茨(cí) 。若作梓材,既勤朴斲,惟其涂丹雘 。
意思是 :君王建立诸侯,是为了教化百姓 。他们说:‘不要相互残害,不要相互虐待,至于孤寡的人和孕妇,如果犯了罪,也应对他们进行教导和宽容 。’君王教导各诸侯国君及其官员,是怎么说的呢?就是‘教养和安抚百姓 。’自古以来君王的做法都是这样的,你要注意监察,不要有所偏差!
我想(治理国事):就好比种田,已经辛勤的在新垦的土地上种了庄稼,就要进行整治,并为其划定沟界 。又好比建造房屋,已经辛勤的砌筑了高矮墙体,还要进行涂饰和搭上茅草屋顶 。正犹如用梓树制作材料,已经削去了树皮、砍去了树枝,还要为其涂上颜料 。
正文 :今王惟曰:先王既勤用明德,怀为夹,庶邦享作,兄弟方来 。亦既用明德,后式典集,庶邦丕享 。
皇天既付 中国 民越厥疆土于先王,肆王惟德用,和怿先后为迷民,用怿先王受命 。已!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意思是 :如今我们王家考虑的是:先王既然勤修明德,来建设郏城(新都洛邑),各邦国也都进献和派出了劳役,兄弟国也来了人 。因此,我们要继续施行明德,使得各个国君们都常来朝见,而各诸侯国也能不断的进贡 。
【惟王子子子孙孙永保民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