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原创10万阅读量

今日头条的“人工智能~算法-推荐”,有时“让我们欢喜,让我们忧”……“欢喜”的是——有时“不知不觉”就写出“阅读量很高”的文章;“忧”的是——有时“自我”感觉写得好的文章,阅读量还不是很高……

头条原创10万阅读量

文章插图
通过正式入驻今日头条这两、三个月,蒋老师每天都在总结——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原创文章?
“碰运打彩”绝不是一个原创作者“侥幸”的心理……不管系统怎么推荐,相信好的原创文章总是有生命力的——总是让阅读者读后“受益无穷”……也不管阅读者处在不同的视角——“批评也好,表扬也罢”……
就文章本身来说,阅读者读后“有争议”的文章才可以互动——也就是文章要给阅读者留一些阅读者“感觉到的缺憾”……如果说“太完美”的文章,引起“互动”的可能性就比较小;而关于“人性”这类文章——本身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缺憾、或缺陷”——正是每个人不同的视角去领悟到的,才是自己阅读后在大脑发生“化学反应”的真实体现!
蒋老师个人认为:要达到10万的阅读量,不能用“一个月、两个月、或者半年”等……这些在“今日头条”写原创文章的时间来衡量……也就是不能用生产商品的时限,或“机器的质量”来衡量是否是“优质”产品——“阅读量要达到10万以上”?
因为人的大脑——“这台机器”是非常复杂的,也是“多变和善变”的……举例,蒋老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写出达到10万以上阅读量的原创文章;如果你也用两个月的时间,就不一定能够达到这个标准;或者你比蒋老师做得更好——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达到了这个标准……
因此,这个“软性和弹性”的时间——到底“取决于”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呢?
通用综合素质
1.大量阅读
?阅读的数量及质量 。
蒋老师阅读了几千本书——有时1天1本、3天2本、5天2本、1周1本……这样的阅读,不一定用阅读的时限来衡量,而是用自己领悟到书中的内容达到70%、80%、90%……不等这个标准来衡量;也就是有些“精读”、有些“略读”——也是自己根据偏重的心里倾向,做一些“框架式的判断”,这个标准是自己掌握的……
【头条原创10万阅读量】?阅读的种类 。
蒋老师阅读的书种类比较多——有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传记、思维导图;心态方面:励志类的、心理类的;社科类的:市场营销专业类的、人格类的……现只能框架式的展示这些大类——其实还有一些小的类别,由于篇幅原因不能一一展现……
2.“忘记”所学的所有知识
要做到每一篇都是原创,蒋老师在这里,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写出原创必备的素质,那就是——“忘记所学的所有的知识”!
有时“这些知识”就好比一些“不成型的产品”,当我们“装入”大脑以后——“要不停的组装”才“生产”出适合“大众需求的产品” 。如果写一篇文章把“知识”零散的搬出来,就如同“一串珍珠项链洒在大千世界里”……没有用“一条线把它穿上”,也不能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一样”……
只有做到了——“忘记自己所学的所有的知识”,才能够写出原创 。而这个“忘记”也就好比产品的原型(知识),当我们“输出大脑”以后是——在“大脑组装后”的产品与目前你需要解决实际问题“再重新组装的产品” 。这样输出的才是经过“大脑打磨后”最有价值的,适合我们“当下”要解决问题的“最有价值的产品” 。
不知蒋老师这样打个比方,你是否明白了?
3.不断转换角色
在写作的过程中,作为“创作者的自己”要不停的转换自我的角色:一会儿处在“阅读者”的角度来写;一会儿又处在“创作者”的角度去怎样看待?
只有这样不断的审视这篇文章,才可生产出“优质”的原创文章 。也就是“要研究”阅读者的大脑是怎么“思考”的?同时自己又是创作者的“视角”怎么去“应对”?只有这样不断的角色转换——写出的原创文章才具有可读性;才具有创造性;才具有生命的活力……
你是否认同蒋老师这样的观点呢?
专业灵活技能
1.清晰描述“看到、听到和感受到”的现象,引起阅读者共鸣 。
比如在截图这篇文章——“伴着18万人跨年阅读”,现已经达到33万的阅读量中……蒋老师首先以一个“购物体验者”的身份,去看到目前市面上的一些“客观现象”:相信这样的现象,阅读者跟蒋老师一样也是“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