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帧页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重要性( 二 )


第二种是“鸳鸯蝴蝶派”文人们带来的题材 。他们最早颠覆了一成不变的素面朝天的古书书衣的样式,将才子佳人搬上了封面 。上世纪一二十年代的“鸳蝴派”书刊大都是请名画家专门画封面画,不用现成的照片作封面 。在摄影技术还没有大普及之前,手工绘画仍是封面装帧最主要的技术手段 。而在照相封面泛滥的今日,更加感觉手绘封面的可贵 。手绘封面在今天可称之为“失忆的影像” 。这一类书籍主要以消遣为主,封面追求时髦,板式注重美观,封面女郎的照片充满整个封面,刊名等文字信息标记与照片之上,能够清晰反映标题和主要出版信息,整体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
第三种是中西杂糅图文并茂的题材 。有洗练、朴实、静雅的传统风格,也有受到西方艺术风格和现代的构成形式主义设计观念影响的“学院派”,表现形态抽象很富于想象 。
这一阶段出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闻一多、鲁迅、沈从文、丰子恺等人一改鸳蝴派的风格,老舍这样描述理想中文学期刊的封面:“素的与花的相间,半年素,半年花 。素的是浅黄色或乳白色,由有名的书家题字,只题刊名也好,再写上一首诗或几句散文也好 。
一回一换,永不重复 。花的是由名画家绘图,中西画都可以,不要图案画 。一面一换,永不重复 。封面外套玻璃纸,以免摸脏了字画,每期封面能使人至少出神地看上几分钟,有的人甚至于专收藏它们,裱起来当册页看 。”
在这个中西碰撞、新旧更迭的时代,这些艺术中体现出了一种气韵之美,也体现了设计者极高的修养——对诗歌、书籍、绘画、工字都有深厚的祭奠,使这一时期的图书开始形神兼备,既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又有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
四、现代的书籍设计
随着现代文化的多元性和科技的进步,艺术设计的技巧更多,对现代美术、心理学、自然科学的结合更加广泛和深入 。到如今,我们已经不能简单地给我国现代书籍设计概括出特点,如果有的话一定是多元化 。
封面艺术创造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如书的开本大小、字体选择、空间组织、色彩配置、层次关系的划分等,均要求其形式结构的严谨性、形态的可视性与美感的合规律性 。有些书籍通过强烈的对比产生冲击力,有些则强调和谐统一的画面感,有些设计富于动感,有些则严谨庄重 。有不同的装饰纹样、有特定的表现意象、可以运用抽象、留白……
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是“世界最美的书”,这评选的标准有四: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图像之间的和谐;二是书籍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制水平的高标准;三是原创新,鼓励想象力和个性;四是注重历史的累积,体现文化传承 。可以说这一世界级评判标准也是现今我国图书出版所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 。
有趣的是,我国获得“世界最美的书”奖的图书多数都与传统文化有关 。比如《诗经》,虽然《诗经》采用的是西式装订法,但在设计上特别加入了中国传统线装书的神采,封面是用刨毛的牛皮纸做成,手感粗糙,简单的黑白色调,右下角画有几片竹叶,两只小鸟展翅欲飞,“详解”“精译”字样做成印章形状置于封面空白处以平衡画面 。既有现代书籍包装的简洁灵动,又传递出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 。再如《曹雪芹风筝艺术》,运用了线装书的古朴典雅的风格,画面虚线使风筝有了飞翔的感觉,再加上风筝亮丽的颜色,使整体效果简单却不失却灵动 。《梅兰芳戏曲史料图画集》
也也是烫金线装书样式 。
当然,还有一类书则更多凭借其设计创意取胜,如《蚁呓》,为读者提供了充分的互动空间,留白更体现一种禅意,《不裁》设计上用毛边纸,没有裁切过,读者必须通过裁书才能完成阅读 。当然这类书的封面设计也有其独到之处 。
看了很多很多书的封面之后,最后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其实最好的东西总是最简单的,不需要过于绚烂繁华的色彩,不需要太多图画,简单,鲜明,和其思想性才是最弥足珍贵的 。也是在如今纷繁的图书中最可以脱颖而出的设计,能让行走在钢筋水泥间的人们感受到与商业社会普遍的浮躁不同的气息 。此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也需要通过创新和坚持,使得带有我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能够保持其活力和魅力 。
封面书衣是文学艺术的百花园,是记忆的化石,是文化的遗珍,是历史的剪影,是人世的片段,是藏家的珍爱 。莫道是,看尽了人间的繁华起落,灯火阑珊,光影掩映,还存有书的衣裳这样的艺术形态;这样的一抹风景令人留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