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来历简介,端午的来历简介50字

本文目录
  • 1.端午的来历简介50字
  • 2.端午节的起源简单介绍英语
  • 3.端午节的由来50字
  • 4.端午节的起源
端午的来历简介50字
端午节来历:初源于古代百越地区对龙图腾的崇拜与信仰 。后源于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 。
1、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 。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 。
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 。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 。
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
2、源于纪念屈原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

端午节的来历简介,端午的来历简介50字

文章插图

端午节的起源简单介绍英语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 。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一名爱国的大臣,也是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
屈原正直的性格,爱国的行动,遭到当时贵族的排挤和诽谤 。他被免职流放在外 。写下了著名的《离骚》《天问》《九歌》等忧国忧民的诗篇 。
公元前278年,楚国战败,屈原痛心疾首 。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六十二岁左右的屈原来到汨罗江边,抱着一块石头,绝望地投江自尽 。
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纷纷划着小船前来打捞营救,但一无所获 。担心水里的鱼虾吃屈原的身体,于是老百姓们从家里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喂鱼虾 。
渐渐地,演变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也被人们认为是纪念屈原的节日 。
传说故事(说明性故事)
(一)屈原投江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居民为了不让跳下汨罗江的屈原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在江里投下许多用竹叶包裹的米食(粽子),并且竞相划船(赛龙船)希望找到屈原的尸体 。
(二)曹娥寻父尸
东汉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仅十四岁的她沿江豪哭,经十七日仍不见曹父尸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两尸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迹,乡人群而祭之 。
(三)白蛇传
传说白蛇白素贞,为了报答许仙的恩惠,与许仙结为夫妻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传说端午节当天白蛇喝了雄黄酒,差点现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节,都是脍炙人口的民间戏曲的曲目 。
(四)伍子胥的忌日
传说伍子胥助吴伐楚后,吴王阖闾逝世,皇子夫差继位,伐越大胜,越王句践请和,伍子胥主战,夫差不听,却听信奸臣言,赐伍子胥自杀,并于于五月五日将尸体投入江中,此后人们于端午节纪祀伍子胥 。
二、相关习俗
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因为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因此蚊虫苍蝇孳生,传染病很容易发生,所以古人称五月为「恶月」或「百毒月」 。而到了端午节时阳光最为炽热,百毒齐出 。古人就用天中五瑞–五种植物: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来去除各种毒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卫生节 。
民国成立以后订为「夏节」,另外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又称「诗人节」 。端午节,因家家户户悬挂菖蒲避邪,故称「蒲节」 。
端午节的相关习俗有下列几:
(一)吃粽子
是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喂鱼、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