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重耳是指春秋时期晋国的晋文公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在位期间为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其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晋文公的成就:1、政治方面:推举贤良,任用有才能的人;制定官员规章,按法办事,确立名分,培育美德;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的纯朴德性;王公享用贡赋,大夫收取采邑的租税,分给士族田地,一般平民自食其力 。
2、军事方面:晋文公不断改革军事:先是将晋国二军扩大编制为三军,以郤谷统帅中军,狐偃统帅上军,栾枝统帅下军 。晋文公先是诛杀王子带以勤王,执政九年间先后伐曹、攻卫、败楚、救宋、服郑、威秦,于前632年在践土会盟,奠定了其春秋霸主的地位 。
3、经济方面:减免赋税,布施恩惠,舍弃禁令,分财给寡少的人,救济贫困,资助没有财产的人 。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 。


重耳的历史典故 春秋时期,晋文公逃亡到楚国时,楚王对他非常客气 。晋文公为了感谢他,承诺如果楚晋两国发生战争,晋军先退避三舍 。
后来,晋文公回国当了国君,并把晋国治理得非常强大 。有一年,楚国和晋国发生战争,晋文公为了实现诺言,下令军队退避三舍,驻扎在城濮 。楚将成得臣以为晋军害怕了,马上追击 。还派人向重耳下战书,内容十分傲慢 。晋文公回信说:“我为了报恩,退让到这里,你们不肯谅解,那就只好在战场上见 。”
两军刚交手,晋军便向后撤退,还在战车后面拖着树枝,扬起尘土,显得十分慌乱 。楚军直追上去,正中晋军埋伏,被晋军打败 。成得臣带着残兵仓皇逃走,最后在半路自杀了 。
重耳与清明寒食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有一年晋文公都快饿晕过去了,介子推割了一块腿上的肉与野菜同煮成汤给他,当他吃后知道是介子推腿上的肉时大受感动 。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请介子推,介子推躲避山里,不愿出来 。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逼介子推露面,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 。
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重耳人物简介
重耳(中国春秋时期晋国国君)一般指晋文公(晋国君主) 。晋文公,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熊槐与重耳是,同一时期的人吗?不是,前者是战国时期人,后者是春秋时期人 。
熊槐(前355年-前296年),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楚国第三十七位国君 。继位早期,破格任用屈原等人进行改革,大败魏国,消灭越国,扩充疆土 。纵横家苏秦曾言“纵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 。执政后期,与秦昭襄王会盟于武关,秦昭襄王将其扣押,胁迫其割地 。两国相交不斩来使,何况是会盟协谈的一国君主 。在此之前,春秋时期,楚成王趁会盟之际扣留宋襄公,开了破坏邦交礼仪的先例 。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晋国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 。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 。
春秋五霸时期,是谁漂泊19年最后成就大业?这个人便就是晋文公重耳 。重耳是晋献公的儿子,他出生之时晋献公尚未即位 。重耳少年时期十分勤奋好学且喜好结交有才之士,而他之所以会在外漂泊长达十九年则是因为“骊姬之乱”的发生 。
在外流亡(公元前656年-公元前636年)所谓“骊姬之乱”,简单来说就是备受晋献公宠爱的骊姬因想要让自己儿子继承王位而设计陷害太子申生、公子重耳等人 。因为骊姬的迫害,申生被逼自尽,重耳则自晋国逃离 。晋献公对于重耳的出逃倍感愤怒,同时还因此认为他心存阴谋 。为此,晋献公在世时重耳一直未能重回晋国 。而待晋献公逝世之后,晋国王位最初由骊姬幼子奚齐继承 。但是这位幼主很快便被卓子取代,而卓子也紧接着被人刺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