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姓的来源是什么

白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 , 源出有五:源自嬴姓、芈姓、出自以地名为氏、出自部落、出自改姓 。白姓最早源自嬴姓 。秦武公死后 , 公子白未能继立 , 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 。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歧山、噤县一带) , 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后 , 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1]
秦时 , 始皇一统天下 , 封白起之子白仲于山西太原 , 其子孙遂世居太原 。魏晋南北朝之际 , 白仲之后形成太原郡望 , 进而或迁陕西韩城、渭南;或迁湖北襄阳;或迁河南洛阳 , 皆在当地发展旺盛 。
姓氏源流
白(Bái)姓源出有五:
出自嬴姓
据《中国姓氏地图》显示 , 白姓源自嬴姓 。秦武公死后 , 公子白未能继立 , 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将君位从公子白手中夺走 。武公居住的故地在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附近的平阳(今陕西岐山、噤县一带) , 德公把平阳封给了公子白 。公子白死后 , 他的后人就以白为氏 。[1]
出自芈姓
汉族白姓出自颛顼帝的裔孙白公胜之后 , 以封邑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尚龙录》等资料所载 , 颛顼帝的后裔陆终娶鬼方氏为妻 , 生下六个儿子 , 其中第六个儿子叫季连 , 赐姓芈 。季连的后裔熊绎在荆山一带建诸侯国 , 定都丹阳 。公元前740年 , 荆君熊通自封为武王 。他的儿子于公元前689年迁都郢 , 改国号楚 。楚平王时 , 太子建因做晋军袭郑国的内应而被杀 , 太子建的儿子熊胜便逃到吴 , 投奔伍子胥 。楚平王的孙子惠王即位后 , 楚令子西把熊胜招回国 , 任巢大夫 , 封在白邑(今河南省息县包信东南) , 称为白公胜 。可晋国伐郑 , 子西出兵救郑 , 白公胜因子西言而无信 , 发动政变 , 杀死子西 , 囚禁惠王 , 并着手改革朝政以争取民心 , 但以失败告终 。他自杀后 , 其子孙便以祖辈封邑名为氏 , 称白氏 , 是为河南白姓;也有以“白公”、“白侯”为氏的 。
出自部落
据《姓氏寻源》及《元命苞》所载 , 远古时期 , 中国北部的姜姓部落首领炎帝有一个大臣叫白阜 , 精通水脉 , 为疏通水道做出了贡献 。其子孙便以“白”为姓 , 称白氏 。
以地名为氏
据《姓氏考略》所载 , 唐置白州(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一带) , 国人以地为氏 , 称为白姓 。
改姓或赐姓
他族改姓或又改他姓以及被他人赐姓:
①回族白姓:《续通志 · 氏族略》载:元代有西域巴喇哈纥城人察罕 , 当地人称白为察罕 , 因以名之 。元仁宗赐姓白 。比如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 , 元朝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又元代回 回世家伯笃那丁 , “其子察汗 , 赐姓白氏” 。《元史 ·世族表》云:“伯笃那丁 , 居极纥城 , 亦回回族也 , 其子察汗 , 仁宗赐姓白氏 。” 或称广西回 族白姓 , 为西亚人伯龄之后 。明初 , 伯笃那丁之孙伯龄 , 至广西 , 落户桂林 , 遂改“伯”为“白” 。据清顾嗣立编纂的有元一代诗歌总集《元诗选》记载 , 伯笃鲁丁字至道 , 称鲁至道 , 西亚 答失蛮人 , 因“伯”与“白”谐对音 , 其后裔先取“伯”为姓 , 后改白姓 。《明孝宗实录》、《锦衣卫选薄》:陕西丁也 是哈密回 回 , 初居甘州(今张掖) , 任指挥使 , 后迁居北京 , 其孙亦撒 , 为锦衣卫百户 , 嘉靖六年赐姓白名勇 。明代 , 哈密回 回哈只阿力 , 英宗北狩有翊戴之功 , 天顺英宗复辟 , 哈只阿力举家内附 , 任锦衣卫 佥事 。卒后 , 子阿讨刺袭职 , 赐姓白名瑜 。瑜子白镔 , 镔之子白澜、白赢及五世白镛、六世白廷圭、七世白三捷 , 均延用白姓并世袭锦衣卫 佥事 。部分由中亚、西亚的阿拉伯语音译字 易卜拉欣改字而来 , 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阿拉伯语音译字 立姓而来 。因阿拉伯语音译字易卜拉欣 , 故后裔多以伊、白、拉冠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