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各类句子的表达方式特点 短句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二 )


散句表意灵活自然,可根据语境灵活运用 。多使用整句,使语言形式整齐,音节和谐,气势增强 。整散句结合,使语句波澜起伏,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
另外,倒装句、设问句、反问句、双重否定句等,这些句式比陈述句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倒装句强调的是前置或后置的部分;设问句常能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反问句常能给人语气强烈、掷地有声的感觉;双重否定句则肯定的意味更加浓烈 。
3.从词语使用的角度: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叠音词、名词罗列等都是极富特色的,都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 。一个动词尤其是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往往能够使语言生动形象;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名词罗列,从而形成多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及多个意象叠加的现象,如一个特写的镜头,营造出特定的意境 。
另外,还可分析其中的两字短语、四字短语等 。如连用四字短语,概括力更强,使文章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 。
4.语体色彩:口语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 。(要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体)
整体的语言风格: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自然亲切、活泼生动,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口语灵活简短;书面语庄重严谨 。
5.表达效果:可从内容、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分析 。除了答个别的,要答出对整个段落的效果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
6.叙述主体的变化,逻辑性、连贯性与上下文联系更紧密,更有层次感,与上下文相呼应 。
第一人称——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 。
第二人称——增加亲切感,这种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对我们娓娓而谈一样,无形之中拉近了读者的距离 。
第三人称——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进行叙述,客观公正 。
解题步骤
第一步,找不同 。
对比分析,改句与原句在表达方式、表达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定范围 。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思考,体味原句的表达方式有什么特点,表达内容有什么内涵;确定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也就是踩准得分点 。
(注意:一般不答改后的句子有什么不好,最多分析完原文的妙处后,加一句“改写后的句子达不到这样的表达效果” 。)
第三步,析效果 。
在第二步的基础上对原句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的效果分别进行分析 。
(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应放在整段文字甚至整篇文章中来衡量,好的句子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或者使文章增色不少 。)
题型分项强化
一、倒装句
原句与改句相比,句子内容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在句子内部结构上会有变化,多为倒装句,起强调突出作用 。这类题目的倒装类型有两种:
(1)将定语、状语等修改成份独立出来,单独形成一个个小分句 。
[典型例目]
例1:原句: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
改句: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 。
倒装效果分析:“心满意足地”作状语,原句把状语扣出来,放到后面,单独成为两个小分句,“又心满”“又意足” 。这样的表达方式起强调作用,能更好的表达“我”吃完肉饼后心情的舒畅与满足,强调的是吃完的心情 。
例2:原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人,个子高高的,扛着锨,走路一摇一晃 。
改句:西边田野上走来一个个子高高的、扛着锨、一摇一晃的人 。
倒装效果分析:原句将修饰语(定语)独立成句,有强调意味,突出了人物的动作、姿态、形象特点 。
(2)在句意不变的前提下,句子的主语是可以变换的,这也是变换句式的一种方法技巧 。在主语不同的情况下,就要分析原句所突出的主语(主体)为什么更合适语境 。
[典型例目]
例3:原句: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的,是屋外窗外面呜呜在叫嚣的西北风 。
改句:屋外窗外面的西北风,尤其使你感觉到屋内的温软堪恋 。
倒装效果分析:从句式看,原句使用倒装,强调了冬天屋里的温暖让作者无比眷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