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观后感(12)


电影《我不是药神》中的程勇,为了白血病患者,不顾一切到印度去购买格列宁的感性伟大,还是其安心地经营他的正常生意的理性伟大?——在感性和理性之间,什么才是人的本性?如果抛开法律不谈,因为在某些时候法律也会成为利益的工具,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出发,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和有能力活下去难道不是更理性吗?
感性和理性永远都是相互冲突的:为了让更多的人活下去,程勇从印度购买了假药,却以失去理性为代价 。
影片中,一位老太太说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不想死 。自从查出白血病后,我吃药吃了四年:积蓄吃没了,房子吃没了,家人也被我吃垮了……现在有了便宜药,是真药还是假药,我们吃了都知道 。但是,你们却又要逮捕他 。同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也许并不是生与死,而是救命的药就在那里,但却买不起!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感性,什么又是真正的理性?到底是理性伟大,还是感性更伟大?看完《我不是药神》之后,我的心中已经没有了答案 。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心得4
今天,我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们看的电影是:《我不是药神》我问妈妈为什么要带我来看这部影片 。妈妈回答:“这部影片评分是9 。7,这是一部很震动人心的电影 。”这部影片的主角叫程勇,程勇是个保健品店的老板,为了父亲的医疗费和供养儿子生活费 。他绞尽脑汁地想着挣钱的方法。隔壁店的老板给他介绍了一个人,那个人说要陈勇去印度走私治疗白血病的假药回来卖,刚开始程勇不同意这样做,因为会触犯法律 。后来因为父亲的病情加重,不得不马上手术,于是程勇就走上了贩卖印度假药的道路……
看完这部影片,我想说,药的价格太高了,很多生病的穷人都吃不上药,所以应该把药的价格降低一些,药生产多一点,这样所有人都可以买上药啦 。刚看到那个老太太,哭着求警官的时候,我也哭了起来 。我说不清楚这是一种怎么样的心情,总之很难过:是对老太太生病的同情,也是对药价提高的无奈,更是对法律规定的不理解,为什么能够治病救人的药要被称为假药?为什么程勇帮助病人还要坐牢?
我不是药神观后感心得5
俗话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对于电影来说同样如此 。根据现实题材改编的影片,往往更能打动观众,无论是关注社会热点的《盲山》,还是刻画普通人生活的《一念无明》,那种对现实生活的冲击,都令人难以忘怀 。7月5日登陆全国影院的《我不是药神》,更是一部从心出发的作品 。全片围绕着“药”做文章,透过小人物的视角、透过颇具现实意义的剧情,以小见大,引申出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 。
片中的主人公,是徐峥饰演的程勇,经营着一家成人保健品专卖店,一个油腻腻的中年人 。人到中年,陆续遭遇各种危机 。先是经营不善付不起房租,接着妻子跟着别人跑了,而孩子又面临着抚养权变更的境况,老父亲更是身患重病等着钱手术……面对着来自工作、生活的重重压力,程勇身心俱疲,陷入无计可施的境地,而不经意间的一次邂逅,改变了程勇的后半生 。
名叫吕受益的病人找到了程勇,也就此引出了“格列宁”这种特殊的药 。“格列宁”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救命药,而市面上的正版药价格不菲,两万元一瓶,但印度生产的仿制药仅售500元,走投无路的程勇不得不去印度进药 。药进来了,价格也从500水涨船高到5000一瓶,程勇不光大赚特赚一笔,更是在短时间内成为人生赢家 。而来自同行的觊觎、警方的追查、病人的期盼,令程勇夹杂其中,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 。
片中,几位演员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一直以来,提起徐峥总是和喜剧挂钩,而徐峥对于程勇的塑造,称得上是近年来的最佳演出 。从一开始的诸事不顺到卖药成名,从内心接受拷问到完成自我救赎,徐峥的眼神、动作、言谈话语都在发生着转变,这也展示出了他演技的全面性 。不少人对王传君的印象,还停留在《爱情公寓》里的关谷,王传君饰演的病人吕受益,不光是整部影片的串联者,更是透过那举手投足间的病态,那病床上的呻吟,那份对家人的不舍,让观众牢牢记住了他 。
片中的故事,聚焦在层层递进又紧密相连的三个层面中年危机、一夜暴富、理智与情感 。影片以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开场,透过他们的经历和遭遇,引申出片中隐藏的真正主角,小小的一瓶抗癌“药” 。这是救人的药,有了它,无数人的生命得以延续这也是“吃人”的药,高昂的售价,令多少人望而却步,甚至因病致贫 。围绕着这瓶“药”,折射出世间的百态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