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运营怎么样

不请自来 。
作为一个从纸媒转型到新媒体的新闻人,我觉得有必要说一点关于新媒体运营这个大坑的问题 。
新媒体是什么?
有别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新闻门户网站等传统媒体间的明确界线,“新”媒体其实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 。一般意味上的新媒体包括“两微一抖加一端”,也即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app客户端 。其实按照现在的发展形势,今日头条、UC头条、趣头条、一点资讯、知乎、简书、百家号甚至虎牙直播、斗鱼直播等等平台都应该归入新媒体的行列 。
新媒体的最大特征是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原先掌握在新闻媒体手中的采编权、发布权下移,逐渐形成了“自媒体”的格局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人人都能通过新媒体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 。同时,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我制作,你接受”的单向传播,新媒体受众与发布者之间的互动是频繁且至关重要的,这种参与感是吸引更多受众关注的重要诱因 。
新媒体运营的内容
对于绝大多数新媒体来说,运营运营,运作到最后是为了营收 。新媒体为什么在这六七年间的蓬勃兴起,最终都落在“流量”和“变现”这两个关键词上 。所以运营的第一步就在于如何使得更多的用户长期稳定关注你所运营的新媒体提供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产品内容 。而再向前一步,就在于如何让这些关注你内容的用户,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心甘情愿地付钱 。
这样一来,运营的核心工作至少包括三方面,一是内容制作,包括但不限于文案写作、H5制作、图片拍摄与制作、音视频的拍摄与制作;二是活动策划和用户关系维护,包括但不限于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组织落地,后台回复留言等等;三是广告承接、商品销售或知识付费工作的联络策划组织安排等等 。所以单单从以上这些来看,新媒体运营这个岗位实际上对综合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
新媒体运营的岗位需求的三类企业需求
企业需求的增加是新媒体运营岗位需求剧增的最大动因 。这里的企业大致如下:
一类企业是以咪蒙、罗辑思维为代表的专业自媒体工作室,其特征在于注重内容制作的雕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内容变现体系;
二是以及各大传统媒体企业开设的新媒体部门,绝大多数都是一种转型尝试,基本上保留了传统媒体的水准和素养,并不过度追求商业利益;
三是非媒体行业的其他行业企业开设的自媒体部门,它们将新媒体作为一种辅助主业的途径和方式,其根本特质在于希冀于低成本的新媒体平台能够为其带来传统媒体广告同等、甚至更高的传播回报 。
显而易见的是,第三类企业是新媒体运营岗位需求量最大的部分 。而这一类需求对新媒体行业从业人员所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新媒体这种看起来和传统媒体广告投入相比“低投入高回报”的项目,一经问世很快被一批非媒体行业的企业家们所青睐 。这样一来,各式各样的新媒体个人号、企业号争相上马,在招聘网站上“新媒体运营”岗位的招聘数量长期居高不下,甚至进一步催生了诸如“新媒体训练营”之类的课程项目等外延产业的发展 。
非媒体类企业新媒体的不健康发展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神话的不断诞生,使得非媒体类企业对于搭上这趟“惠而不费”的便车充满了热情 。
在一段时间里,各大中小企业的会议上“互联网思维”“用户黏性”“流量变现”等等新媒体类的词汇满天飞,以至于后来发展到许多所谓创业企业产生了一个怪现象:企业从老总到中层管理,什么实事都不干,就围着一个新媒体号的标题图片内容打转,有一些企业甚至放出了“得流量者得天下”这样的豪言壮语 。但是令人不得不说一句抱歉的是,九成九的企业号最后都沦为一个新媒体上的官网,换汤不换药,而且这药效似乎比原来还差了不少 。漫说是流量变现,就连基本的企业自我宣介的功用都做的不到位 。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呢?
首先,绝大多数企业领导人都重视自身企业的新媒体,但所谓隔行如隔山,绝大多数的企业领导人都不大懂传播学、新闻学等等专业知识,甚至缺乏平均水准以上的审美能力 。这就造成了一个做过新媒体运营的朋友们众所周知的问题:不仅外行指挥内行,而且外行还经常给内行挑刺,内容不以用户的需求为转移,反而以大领导的取向而转移,做到最后连所提供内容的好坏标准都模糊了 。
第二,正因为领导重视新媒体,因而一篇推文经过2个或2个以上的管理节点审查是很常见的,而随之而来的就是新媒体运营岗位工作人员的反复打回修改和随之而来加班 。特别是结合上一条内容所述,改动的内容往往是不见得有多么重要的地方 。长此以往,让很多新媒体岗位工作人员失去了工作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