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 二 )


四十不惑 , 是对这种变化、调整、失败的求知过程不再感到迷茫 。不再因为学问的走偏被打击而丧失自我 , 清楚地知道只有不断地加强学问积累 , 才能正确地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
此之谓“天命” 。一个人一生的目标 , 一生的使命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

文章插图

孔子大概到了五十岁左右 , 就知道自己的“天命”了 。这是一段艰苦地求学、发现自我、与天抗争、最后化身入道的过程 。老子对道的追求 , 是自始至终的 。而孔子对道的追求 , 是从逆天而行开始的 , 而这种通过命运对自身不断锤炼的过程就是儒家追求“德”的过程 , 虽然最终入道 , 但是讲究的是“从心所欲 , 不逾矩 。”也就是在规则之下的游刃有余 , 这在精神层面上要低于老庄的宇宙洪荒 , 天地逍遥 , 但是在现实人生中算是已经做到了极致 。
儒家的“道” , 是道家的“德”之顶峰 。不是道家之道 , 但是更具有现实意义 。
所以“四十不惑” , 实际上是一个人开始成熟 , 开始考虑人生的价值 , 不再限定在物质资料和人世虚荣之中 , 开始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做出评判 , 做出自我发现之旅的开始 。
因为梦想与人生的距离和矛盾 , 在而立之年后会在工作生活中凸显得特别明显 。如果一个人 , 就这样浑浑噩噩下去 , 相对来说还是快乐的 。但是有一种人 , 会进入比较高端的反思 , 而这种反思 , 是痛苦的 。因为四十岁了 , 还要反思自己前半生的路线 , 甚至认识到完全是错误的 , 转身去追求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

文章插图

这样的人 , 是很少的 。并不止于否认社会财富 , 否认现实生活 。一个科研工作者 , 一个知识开拓者如果发现自己前半生的研究方向是错误的 , 基本上也不会有人愿意并敢于承认 , 抽身寻找正确的方向 。而“不惑”正是要不再纠结于是否衡量得失的状态 , 该变则变 , 即使放弃所有都无所谓 。
四十不惑 , 就是要做到学会选择正确的学问和人生方向 。跳出对自己前半生错误方向成就的不舍 , 并清楚认识到这种放弃和调整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选择 。这样才能称之为“不惑” , 才有可能在五十岁的时候发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
当然 , 这个只是孔子总结自身的路线和节点 。每个人发现人生目标的时间可能不一样 , 但是学问、修行、人生的基本过程都是如此 。
除非你对自己人生目标不在乎 。三十岁能稳定地挣着钱了 , 养活人了 , 你就满足了 。这就没有不惑 , 也不用知天命了 。其实这样的人生 , 确实是快乐的人生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来稀八十…

文章插图

这就是“知足常乐” 。
不过并不是求学问者的一生 。对于有高远追求的学者而言 , 在人生逆旅中挣扎的一生 , 在思维困境中不断突破的一生 , 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
五十而知天命 , 是不是太晚了呢?孔子五十岁左右才做了几年官 , 随后周游列国 , 推行自己的观点 。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 所以我们现在称孔子 , 第一个就是“教育家” , 又尊称为“万世之师” 。
像孔子这样能“五十而知天命”的 , 又有多少人呢?
真正的人 , 一辈子无非就图活个明白 。
所以又有言:“朝闻道 , 夕死可矣 。”
30而立40不惑50是什么60是什么
三十而立:三十岁 , 知道规矩 , 能在社会上站得住脚;
四十不惑:四十岁 , 知识较丰富 , 听各种不同议论 , 不致迷惑;
五十知天命:五十岁 , 知道大自然赋予人们的命运;
六十耳顺:六十岁 , 一听别人言语 , 便能分别真假 , 判明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