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杆管理起源于,进行标杆管理最好采取什么的组织结构( 四 )


在华为的展览室 , 整齐地摆放着一台台闪烁着的机器 , 每天来这里参观的都是世界各国的通信运营商 。华为的许多产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 国内外运营商垂青的是华为产品的稳定性和超前性 。因为这里展示的都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通信产品 , 一些刚刚发明的超前技术 , 在这里已成了定型产品 。目前CDMA在国内刚刚流行 , 而华为的第二代CDMA产品已经展示了 。
以前国内的先进通信设备都是进口的 , 这几年由于华为的崛起 , 通信设备大步伐实现了国产化;加上华为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 设备的价格也大幅度下调 。通信干线传输网以前被国际大公司 , 如北电、阿尔卡特等所垄断 , 华为从1995年开始进入这个领域 , 现在已经占有40%的市场份额 。据专家介绍说 , 这光网络的群体突破 , 就如同交换机在中国群体突破一样 , 强化了民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
据悉 , 去年华为255亿元的销售额 , 全部都是靠最新技术取得的 。像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通等通信公司的技术改造使用的产品 , 50%以上都是华为提供的 。今年在光网络研发的费用预计将投入6个亿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宋柳平说:华为专利申请量总共近1000件 。核心技术对于高科技企业是至关重要的 , 核心技术的法律体现形式实际上就是知识产权 。
在华为 , 你去问任何一个员工 , 他都会告诉你 , 华为要把自己建设成一个哑铃形的企业 。也就是说 , 研发和市场很丰满 , 而在生产方面只要求掌握核心技术 。而在研发和市场之间 , 华为对前者投入了更多的关注 。用华为总裁任正非的话 , 就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能力就是华为的生命” 。这话华为说了10年 , 也做了10年!这使华为始终保持了令同行业羡慕的高利润率 , 也使华为拥有近1000项自主知识产权 , 使得华为的产品被德国、意大利、法国、印度等100多个国家所采用 , 并使自己从思科、朗迅等国际大公司的客户变成了它们的竞争对手 。
【评述】
技术创新的论述始于战前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的创新理论 。技术创新是指与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其商业化应用有关的经济技术活动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 , 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 , 国际上已经把技术创新作为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自1985年专利法实施起至2001年11月底 , 我国专利申请受理总量为130多万项;其中 , 2001年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约为20多万项 。而1998年美国专利申请为220万项、日本为79万项、德国为60万项 。
IBM公司连续8年在美国专利申请数量方面名列第一 , 2000年获得2800项 , 其中1/3已经应用到生产中去;这个公司靠知识产权在2000年至少创造了10亿美元的使用权收入 。IBM公司在全世界拥有34000项专利 , 其中在美国拥有约20000项 , 它还是拥有欧洲专利和日本专利最多的非本国企业 。
对一个企业来说 , 研究和开发的投资也反映了技术创新的一个侧面 。
微软公司在2001年的研发费用高达50亿美元 , 占其销售额的18% 。朗迅公司每年拿出营业额的11% , 就是40多亿美元 , 为其下属的贝尔研究室做研发的基金 。诺基亚公司2000年用于研发的费用为27亿美元 , 占全年销售额的9% 。东芝公司2001年研发费用约为26亿美元 , 占全年销售额的5.5% 。
中集:物美价廉
【评述】
与国内众多企业不同 , 中集集团一直下的是“国际象棋” , 是在按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参与竞争 。这就迫使他们寻找企业制胜的利器 , 生产模式的转变就是他们的“撒手锏” 。
在国内市场也好 , 国际市场也好 , 要吸引客户 , 要占有市场 , 一要靠你的质量 , 你的质量始终是第一流的;二要靠你的价格 , 因为你生产成本低 , 你就可以以比别人低的价格参与竞争 , 你就可以在市场上生存 , 就可以同任何企业抗衡 。
中国加入WTO了 , 许多企业欲走出国门 , 比如家电企业 , 国内市场的蛋糕越切份越小 , 利润越来越薄 , 到海外开拓新天地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但是 , 你能按国际市场规则办事吗?你有像中集集团那样物美价廉的“撒手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