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二 )


龙抬头的由来
二月二龙抬头 , 俗称青龙节 , 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 , 名曰“龙头节” 。在北方 , 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 , 亦称春龙节 。在南方叫踏青节 , 古称挑菜节 。大约从唐朝开始 , 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中国民间认为 , 龙是吉祥之物 , 主管云雨 , 而农历“二月二”这天是龙欲升天的日子 。从节气上说 , 农历二月初 , 正处在“雨水”、“惊蛰”和“春分”之间 , 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 。这是自然规律 , 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 。而且 ,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 不仅是祥瑞之物 , 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因此 , 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
龙抬头的风俗
二月二又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 , 诸如剃龙头、炒玉米、开笔写字、忌针刺龙眼、吃龙食等 。
剃龙头:指二月初二理发 , 儿童理发 , 叫剃“喜头” , 借龙抬头之吉时 , 保佑孩童健康成长 , 长大后出人头地;大人理发 , 辞旧迎新 , 希望带来好运 , 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
炒玉米:传说中每年二月二炒玉米的传统 , 就是纪念义龙为解人间干旱之苦 , 甚至不惜冒犯天条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 , 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 , 并立下规条 , 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 。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 , 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 , 并释放了玉龙 。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
开笔写字:农历二月初三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 , 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 , 取龙抬头之吉兆 , 为孩子正衣冠、点朱砂启蒙明智 , 寓意孩子眼明心明 , 祝愿孩子长大断文识字 。开笔礼是人生的第一次大礼 , 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 。
禁针刺龙眼:妇女们这天不能做针线活 , 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 , 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 。也有的地方妇女们会停止洗衣服 , 怕伤了龙皮等等 。
吃与龙相关的食物:二月二在饮食上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 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 。吃春饼名曰“吃龙鳞” , 吃面条则是“扶龙须” , 吃米饭名曰“吃龙子” , 吃馄饨名曰“吃龙眼” , 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 。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 , 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 获得好收成 。
另外还有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的习俗 , 这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 , 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以前 , 老百姓生活贫困 , 卫生意识淡薄 , 再加上缺医少药 , 生疥疮的患者多 , 且易传染 。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 , 对人的皮肤有好处 , 故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
龙抬头相关的诗歌
《二月二日》唐代: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 , 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 , 十字津头一字行 。
《赠别二首·其一》唐代:杜牧 聘聘袅袅十三余 ,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 卷上珠帘总不如 。
《二月二日席上赋》宋代:贺铸 仲宣何遽向荆州 , 谢惠连须更少留 。仲宣何遽向荆州 , 谢惠连须更少留 。
《二月二日出郊》宋代: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 , 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 , 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 , 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就像是田家知此乐 , 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唐代: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 , 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 , 紫蝶黄蜂俱有情 。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宋代 张耒 久将菘芥芼南羹 , 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 , 一畦春水辘轳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