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龙抬头的由来: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按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天宿 , 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位置与运行 。二十八宿的心、氐、箕、角、房、亢、尾七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 , 其中“角宿”是龙角 , 在二月初二这天东方地平线上升的龙角星 , 称之为龙抬头 。风俗:理发、吃猪头肉、吃面条、吃汤圆等等 。
龙抬头又叫做农事节、春龙节、龙耕节等 ,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在农耕文化中 , 龙抬头代表着阳气生发 , 雨水变多 , 万物生机盎然 , 春耕也由此开始 。龙抬头是源自于自然天象崇拜 , 和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与农耕文化有关 。
虽然龙抬头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源头 , 但成为全国性节日 , 并出现在文献上是在元朝后期 。关于龙抬头的活动有很多 , 不管是哪种方式 , 都是围绕着美好的龙神信用而展开 , 是人们寄托生存希望的一个活动 。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和风俗民间传说 , 每逢农历二月初二 , 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 , 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 。因此 , 这天就叫“春龙节” 。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 , 龙抬头;大仓满 , 小仓流 。”的民谚 。
每当春龙节到来 ,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 , 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 。旧时 , 人们把这种仪式叫作“引田龙” 。
这一天 , 家家户户还要吃面条、炸油糕、爆玉米花 , 比作为“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 , 龙王升天 , 兴云布雨 , 五谷丰登” , 以示吉庆 。
明代已见此俗 。沈榜《宛署杂记》记载:“宛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 。乡民用灰自门外委婉布入宅厨 , 旋绕水缸 , 呼为引龙回 。”明人于奕正、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 , 春场记载:“二月二曰龙抬头 , 煎元旦祭余饼 , 熏床炕 , 曰熏虫儿 , 谓引龙 , 虫不出也 。”
龙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 , 古时认为龙是天子的象征 , 是祥瑞之物 , 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 。所以“二月二 , 龙抬头”这句谚语表示春季来临 , 万物复苏 。蛰龙开始活动 , 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
二月二龙抬头的来历是什么?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 ,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根据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28天宿 , 以此来表示日月五星的运行和位置 。
28天宿可分为4个大区 , 东方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 , 
西方白虎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 , 
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 , 
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 
其中“角宿”就是龙角 。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了龙角星 , 所以称为龙抬头 。
龙抬头是传统节日吗 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 导读:关于龙抬头 , 大家只停留在可以理发的日子 , 其实二月二龙抬头这天还有许许多多的习俗活动进行 , 只不过我们很少去了解罢了 , 比如炒玉米、开笔写字、忌针刺龙眼、吃龙食等 。那么 , 龙抬头是传统节日吗?龙抬头的由来和风俗是什么呢?接下来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
龙抬头是传统节日吗
龙抬头是传统节日 。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 , 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 , 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 , 它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庆祝“龙头节” , 以示敬龙祈雨 , 让老天保佑丰收 。二月二 , 传说是尧王的诞辰 。在南方 , 如客家地区等 , 是土地公公的生日 , 称“土地诞” , 为给土地公公“暖寿” , 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 , 到土地庙烧香祭祀 , 敲锣鼓 , 放鞭炮 。同时 , 北方地区在节日期间也有吃猪头肉、理发(剪“龙头”)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