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山在哪里

骊山在哪里?【骊山在哪里】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环城东路3号 。树木茂盛,自古就是游览胜地 。骊山分为东,西绣岭,其中西绣岭集中了骊山的大部分景点 。特色:"访烽火戏诸侯发生地" 。
骊山有着多姿多彩甚至是神秘和变化莫测的美 。她冬季的冰雪,仿佛到了童话的天地;春季的山花,使人心旷神怡;夏季的奇云怪雾,景色多变;秋季更是五颜六色、层林尽染 。
但是不得不提的就是骊山的晚霞,骊山上有两峰,称东绣岭和西绣岭,均长满青松翠柏,郁郁苍苍,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苍山绣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妩媚动人,酷似一匹“火焰驹” 。因此,这一美景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骊山晚照”,不愧是“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
扩展资料
在西安火车站可以租车到骊山,租车费用约为180元/单程,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车时应跟司机说清楚是前往骊山景区,而不要被拉到其它人造景点,耽误到骊山的游览 。
沿西临高速公路前行,行程约24公里(经过灞桥收费站,路桥费用10元/辆) 。道路状况良好,在非交通高峰时期,只需30分钟即可到达骊山 。
骊山在什么地方?骊山(Líshān)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最高峰九龙顶海拔 1301.9米,由东西秀玲组成,山势逶迤,树木葱茏,远望宛如一匹苍黛色的骏马而得名 。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 。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 。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 。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 。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 。相传,唐玄宗两次在此见到老君降临阁内,故此称之为降圣阁,也叫朝元阁 。殿内原供奉白玉老君像,“安史之乱”时,像的正身被烧裂,双手也被盗,现玉像保存在陕西博物馆内 。由老君殿转往东,就到西绣岭第二峰上的“老母殿” 。此殿是为历史传说中的女蜗而建的 。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 。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 。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 。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 。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 。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 。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是一座长5 米,宽2.4米,高5米的单孔石拱桥 。相传,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此桥由此名“遇仙桥” 。
骊山风景秀丽,相传周幽王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再次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 。1982年4月基建开挖地基时发现唐华清宫御汤建筑遗址 。经考古专家发掘整理,在4200平方米面积内发现5个汤池遗址,并确认它们分别是莲花汤、海棠汤、太子汤、尚食汤和星辰汤,分别为皇帝、贵妃、太子、大臣的御用浴池遗址 。在这些遗址上建成“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于1990年10月正式开放 。华清池内的五间厅是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时,蒋介石住地 。
唐代鼎盛时期的华清宫在“安史之乱”(8世纪中叶)后规模大为缩小 。今天的华清池是在清代建筑的基础之上经过多次修缮、扩建以及发掘复原唐代遗址后形成的 。它只相当于唐华清宫的核心部分,占地面积85560平方米,分为东区、西区和中区 。现在骊山加强了植树造林的工作,原有的遗址也得到保护 。现在山下建有华清池公园,温泉疗养院,山上有缆车连接老母殿和烽火台,山中景色可尽收眼底 。
骊山风景秀丽,自古至今,一直是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胜地 。
传说中秦始皇墓所在地的丽山在哪里!~~骊山位于西安临潼县城南,属秦岭山脉的一个支脉 。最高峰九龙顶海拔1301.9米,山上松柏长青,郁郁葱葱,远看形似一匹青色的骊马,故名“骊山” 。骊山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锦绣,故又名“绣岭” 。每当夕阳西下,骊山辉映在金色的晚霞之中,景色格外绮丽,有“骊山晚照”之美誉 。上山有台阶路3200多米,先来到骊山半山腰“斑虎石”处,便见兵谏亭,是为纪念西安事变而建 。过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 。站在亭的北侧,整个华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 。再往前便到西绣岭第三峰上的老君殿 。老君即老子,为骊山著名道教官观 。再往东便到西绣岭第一峰上的烽火台 。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就发生在这里 。相传,周幽王为博取爱妃褒姒一笑,曾在这里举烽火戏弄诸侯 。当犬戎攻入骊山,幽王再下令点燃烽火,各诸侯却无人来救,幽王被杀,褒姒被掳,西周灭亡 。过了烽火台后往东即到东绣岭上的“石瓮寺” 。因寺的西面岩石受流水冲击而形似瓮,故得名“石瓮寺” 。据传,该寺建于唐开元年间,用造华清宫所剩的材料予以修建的 。接着来到位于东西绣岭之间的石翁谷中的“遇仙桥” 。据说,此桥为唐代所建,是一座长5米,宽2.4米,高5米的单孔石拱桥 。相传,古代有一考生,赴京赶考行至此桥,得仙人指教,幸运考中,此桥由此得名“遇仙桥” 。骊山风景秀丽,自古至今,一直是旅游者向往的游览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