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三 )


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看 , 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鸡蛋相当于一个“微型营养库” , 是夏天快速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成分的首选食物 。夏天人们由于大量出汗 , 体力消耗大 , 容易疲乏 , 食欲减退 , 这时吃上一个鸡蛋 , 可以快速补充体力 , 还可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 , 对安然地度过盛夏酷暑是非常有利的 。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 , 有秤人的.习俗 。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 , 秤悬梁上笑喧闺 。”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 , 秤钩悬一根凳子 , 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司秤人一面秤人 , 一面讲着吉利话 。秤人这一风俗的由来 , 民间的传说虽有不同的版本 , 但都与刘备的儿子——阿斗有关 。
立秋的时候再称一次 , 看看夏季长了多少 , 能说明我们的(身体)情况的 。据说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 , 就不怕夏季炎热 , 不会消瘦 , 否则会有病灾缠身 。传说当然不可全信 , 但立夏“秤人”习俗在古时的一些地区很是兴盛却是无疑 。
3、喝粥
根据当地史料记载 , 我国古时每年“立夏”节气 , 民间形成了吃粥、挂蛋等习俗 。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 虽然只是传说 , 但这种习俗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从养生方式来说 , 在夏季养护脾胃 , 最好能多进稀食 , 吃粥喝汤 , 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 , 又能补养身体 。煮粥时加些荷叶 , 味道清香 , 粥中略有苦味 , 可醒脾开胃 , 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 , 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 。
4、吃立夏饭
立夏这一天 ,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 要变着花样吃各种饭 , 乌米饭、豌豆糯米饭……主料都是最最平常的米饭 , 但因为加进了各种时令的料 , 变换出不同的颜色 , 也会引得人们食欲大开 。
立夏这天 , 南方人喜欢用赤豆 , 黄豆 , 黑豆 , 青豆 , 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 , 煮成“五色饭” , 俗称吃“立夏饭” 。乌米饭也是立夏一大美食 。乌米饭做起来其实也很简单:先把乌树叶子捣烂 , 在冷水中浸泡 , 然后去渣 , 再将洗净的糯米浸入乌树叶子汁内 , 把糯米浸透 , 变成黑色 , 再放入铁锅里蒸熟 , 最后再撒上些白糖 , 这就搞定啦 。据说 , 这个风俗源于战国时期着名军事家孙膑 。
5、尝新
很多地方有“立夏尝鲜”之俗 。人们品尝时令食物 , 以求健康吉祥 。诸如吃樱桃、芽笋、青蚕豆、蒜苗、苋菜、青梅等新上市的水果和蔬菜 。各种各样的蔬果都应该多吃点 。
营养学界有句话认为 , “每天五蔬果 , 你的生命是彩色的” , 吃多种颜色的蔬菜水果 , 所摄取的营养更为均衡 。另外 , 新鲜蔬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 维生素C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 同时也有美白 , 抗紫外线 , 防止晒黑的作用 。而膳食纤维则可以促进肠道蠕动 , 缓解便秘 。
6、做夏
立夏季节 , 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 。鼎边糊(又称锅边糊) , 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 , 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 , 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 , 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凡在福州生长或长期客居福州的人无不爱吃 。
立夏煮鼎边“做夏” , 盛行于明末清初 。立夏已进入农忙旺季 。这一天煮鼎边 , 不光是一家人吃饱吃好然后下田劳动 , 还要互赠左邻右舍一起品味 。像涮鼎边一样 , “一纹(涮)就熟” , 藉以联络感情 。体现福州人“金厝边银乡里”的传统美德 。
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 斗指东南 , 维为立夏 , 万物至此皆长大 , 故名立夏也 , 立夏 , 代表着夏天的到来 , 那么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如何的呢 , 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立夏节气的特点和风俗介绍 , 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