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的来历

鼓浪屿的来历:宋代时称为“圆沙洲”,在明代时开始称为“鼓浪屿”,因为在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这块大岩石长年累月地被海潮拍击,因此在岩石的中间冲刷出了一个大洞,每到涨潮的时候,海浪就会扑打岩洞,发出了和擂鼓一样的声响,人们称为鼓浪石,鼓浪屿也就因此得名 。根据考证,鼓浪石是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受到海水冲蚀而成的 。
鼓浪屿,原名为“圆沙洲”,别名为“圆周仔”,在南宋时期将其命名为“五龙屿”,明朝时改称为“鼓浪屿”,其隶属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 。鼓浪屿全岛的植被覆盖率很高,超过了40%,岛上植物种群非常地丰富,有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等,其环境优美,物种丰饶 。
厦门鼓浪屿的来历鼓浪屿,孤悬厦门西海中,宋元时时称「圆沙洲」,明代始称鼓浪屿 。因为岛的西南海边,有一块大岩石,长年累月被海潮拍击,中间冲刷出一个大洞,每逢潮涨,海浪扑打岩洞,发出如擂鼓的声响,人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得名 。据考证,鼓浪石系一亿零八百万年前中粒花岗岩经历漫长岁月受到海水冲蚀逐渐形成的 。
鼓浪屿的由来?因海滩上有一块二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风浪冲击时发出略略之声,酷似鼓声,被人称为“鼓浪石”,岛也因之得名为“鼓浪屿”,并在明朝正式命名 。
明万历三十年,漳泉名人丁一中在日光岩题刻“鼓浪洞天” 。至明朝末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曾屯兵于此,训练水师,鼓浪屿才逐渐为世人所知 。
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与厦门市区隔海(500余米)相望 。它像一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厦门岛外碧波万顷海面上,被誉为“东南亚的一颗海上明珠”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又叫“圆洲仔”,最初只是一个半渔半耕的村落 。元朝末年,才有李代家庭逐步上岛开发 。
扩展资料:
【鼓浪屿的来历】波兰克拉科夫当地时间2017年7月8日下午,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1届会议上,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以符合世界遗产第2条和第4条标准,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52处 。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鼓浪屿是中国在全球化发展的早期阶段实现现代化的一个见证,具有显著的文化多样性特征和现代生活品质 。鼓浪屿的发展是体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现代人居理念的独特示范 。
鼓浪屿反映出中外多元文化在各个方面的广泛交流,保存完好的历史遗迹真实且完整地记录了其曲折的发展进程和生动的风格变化,真切地反映了激烈变革时代的历史 。鼓浪屿的发展清楚地记录了外国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记录了从海外归来的闽南人民开展早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
鼓浪屿例证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共同发展的历史,为中国和其他地区不同文化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参考 。鼓浪屿独特的装饰风格建筑遗产记录了物质化的文化交融,形成东南亚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新建筑运动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鼓浪屿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鼓浪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鼓浪屿为什么叫鼓浪屿啊?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 。
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 。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
鼓浪屿全岛的绿地覆盖率超过40%,植物种群丰富,各种乔木、灌木、藤木、地被植物共90余科,1000余种 。代表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鼓浪石、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 。
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美五大城区等荣誉 。2017年7月8日,“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
扩展资料
自鼓浪屿被评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后,鼓浪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已经被提上议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