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历史朝代趣事
中国历史之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本期主要讲述楚汉时期的人物故事——破釜沉舟与约法三章
破釜沉舟
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釜”,饭锅 。意思是讲把饭锅打碎了,把渡船凿沉了 。比喻不顾一切,一定要取得成功 。
该成语最初出自《孙子兵法·九地》,其原文如下:
“焚舟破釜,若驱群羊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 。”
后成语主要形容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这一壮举,主要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其原文如下: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楚军统帅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春、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漳河),救钜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

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文章插图
破釜沉舟
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破釜沉舟 。这个成语典故是讲,在楚汉争霸初期,当时的秦朝还未灭亡,秦朝的大将章邯带领四十万大军打败了起义军的头领项梁,随后挥师北上攻赵 。
就在赵国危难之际,楚怀王以宋义为正将,以项羽为副将,带领四万大军北上救赵 。
此时的赵国王室与大军都被章邯的四十万大军困在巨鹿这个地方 。
然而,就在楚军到达距离巨鹿最近的安阳时,正将宋义却命令大军停止前进,并在此地安营扎寨起来 。项羽见赵国危急,多次请求宋义速速起兵救赵,宋义就是不同意 。
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文章插图
破釜沉舟
没过几天,其他各路来救赵的诸侯见楚军驻扎在安阳,便也都纷纷效仿,谁都不愿第一个救赵,也都驻扎在此地,只等坐收渔利 。
半月后,项羽见形势越来越危急,便再次请求宋义发兵救赵,但是仍然遭到了主将宋义的拒绝,无奈之下,项羽拔出宝剑就把宋义给斩了 。
杀了主将的项羽自己则由副将坐上了主将,随机,他就开始准备发兵救赵一事 。
当时章邯的秦军有四十万之众,而项羽的楚军只有四万,考虑到双方力量悬殊,其他诸侯又不愿率先进兵,项羽便先让自己的部下领两万兵马渡河先把对岸的秦兵打败,以坐稳根基 。
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文章插图
破釜沉舟
而后,项羽亲自领着余下的两万士兵,令他们每人只随身携带三日的粮食,然后砸掉饭锅,丢弃一切辎重轻装渡河 。
等到士兵都渡过河去了之后,项羽又让士兵把渡船全部凿沉,以表示不胜不归的决心 。
在项羽这一系列的举动之后,楚军士气大涨,先是截断了章邯大军运粮的甬道,随后又趁其军乱大败四十万秦军 。
而此时正在河对岸的各路诸侯见项羽的楚军一个个这么神勇,随后也都加入到了掩杀秦军的队伍当中 。并且,他们惧怕项羽的勇猛,纷纷拥戴他为大军的统帅 。
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文章插图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约法三章 。泛指事先约定好的事情或者规定好的事情 。
该成语最初出自汉朝司马迁的《史记·高祖本纪》,其原文如下: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意思是说,(刘邦)对着父老乡亲约定,制定了三条法令,如果有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
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文章插图
约法三章
楚汉时期的成语典故——约法三章 。这个成语典故可以直接接上边的“破釜沉舟” 。当时项羽被楚怀王派出救赵,因此就发生了破釜沉舟这一战事 。
而刘邦则是在同一时刻被楚怀王派去攻打秦都咸阳,因为当时秦军主力在北边的赵地巨鹿,怀王派刘邦攻咸阳,一是因为防守咸阳的大军不多,二是因为这样可以吸引秦军的注意力,减少项羽北上援赵的军事压力 。
谁知刘邦这方却轻轻松松的很快就攻进了咸阳城内 。
7、 “破釜沉舟”这个成语出于哪次战争- 第十六题 -

文章插图
约法三章
刘邦是一个农民出身,本身就非常贪财好色,攻进了咸阳城后,见咸阳王宫内有非常多的财宝金银以及众多的妃嫔宫女,不由得心花怒放想在王宫里居住下来 。
这时,张良与樊哙都劝谏他道:现在项羽大军刚破章邯大军,其兵势也达到四十万,而我们只有十万,大王如果想得天下就不应该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