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的来源和历史名人简介 中华姓氏大全-吴姓起源,历史名人有哪些名字

吴姓在百家姓中是一个大姓,在宋朝排行第六,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说吴姓的起源和发展史吧 。
因为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 。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 。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 。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 。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 。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 。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 。吴泰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 。仲雍是泰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传承下来 。于是仲雍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 。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 。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 。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 。但太伯没有子嗣,传位于仲雍 。仲雍传到第四代周章时,周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 。周武王寻找到太伯、仲雍的后裔,找到了周章和他的弟弟虞仲,周武王封太伯第三世孙周章候,改国号为吴 。后被越国所灭,其王族子孙便以吴为姓 。
宋代《百家姓》明确记载吴姓的郡望是延陵 。延陵是今江苏常州市附近地区 。周朝的封国--吴国,有个季札公按父亲的意愿和当时国民的要求,他应继承王位 。但他为了不当国王躲到延陵乡下耕种 。后他的哥哥诸樊当上了国王,将延陵封给季札 。后世为了纪念他将吴姓郡望定为延陵,其后裔将姓氏前冠以"延陵吴氏",将祠堂冠以《延陵堂》 。慈利吴氏是札公的第五子吴木熹(化名永贵)的后裔,是嫡裔延陵吴氏 。
吴字是象形字,据《说文解字》:吴者,哗也 。古时先人在狩猪时,发现大兽后,一边奔跑,一边回头呼喊 。这种大呼大叫的动作形象一个"吴"字 。这种人,当时就叫吴人 。吴人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 。炎帝有个大臣叫吴权,黄帝的母亲叫吴枢 。上古时吴人及其源流已无可考 。今天的吴姓及其源流是清楚的,与上古的吴人不是同一回事 。
吴姓历代名人有:
吴 岳(1501~1568) 字汝乔,今南旺镇人 。明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 。历任户部主事、郎中、保定知府、山西布政使、贵州巡抚、吏部左右侍郎、南京吏部尚书等职 。吴崇礼:(1552-1626) ,字彬卿,又字体严,别号节庵 。明代宁阳县城西街吴家巷人 。官至兵部尚书、刑部尚书 。著有《三边总图》、《抚蓟奏略》等 。
吴 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山东曹县人 。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
吴 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河南太康人 。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 。
吴 芮:西汉初诸侯王,秦时任番阳(今江西省鄱阳县)县令,秦末率兵起义,因助汉高祖称帝有功,被封长 沙王 。
吴 汉:南阳宛县(今河南省南阳)人,长沙王吴芮第十一代裔孙,东汉大司马,为南阳吴氏代表人物,因助汉光武帝平叛有功,被封为广平侯,使其家族成为东汉初吴姓中最为显赫的家族 。
吴 均:吴兴故鄣(今浙江省安吉)人,南朝梁时文学家,官奉朝请 。通史学,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长,文辞清拔,时称"吴均体" 。
吴 兢:汴州浚仪(今河南省开封)人,唐代史学家,官至卫尉少卿兼修文馆学士,著有《武后实录》、《贞观政要》等书 。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河南禹县,被后人奉为"画圣" 。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
吴 炳:毗陵武阳(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画院待诏 。光宗皇后李氏爱其画,恩赉甚厚,赐金带 。工画花鸟,元代夏文彦《图绘宝鉴》谓其画"写生折枝,可夺造化,彩绘精致富丽" 。所作谨守院体画风格 。画迹有《春池睡鸭图》《山茶鹁鸽图》《鸳鸯瑞莲图》《宝珠玉蝶图》《折枝绛桃图》《折枝芍药图》《鸡冠花图》《玫瑰图》《长春图》《水仙图》等43件,著录于《南宋院画录》,均"简易有生趣","精彩如生" 。传世作品有《出水芙蓉图》及《嘉禾草虫图》,现藏故宫博物院;《竹雀图》册页,绢本,设色,纵25厘米,横25厘米,画下侧署款"吴炳画"3字,是吴炳之代表作,藏上海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