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点睛的道理 画龙点睛的道理简单( 三 )


“哼”一丝冷气从我鼻腔中挤出,班里静得出奇,只剩下小兰如游丝般的啜泣……
终于挨到了放学,我向家狂奔,一进门,便把书包扔到桌上,书便蝴蝶般纷纷下落在地上 。那不是那片枫叶吗?我目瞪口呆……
不经意间,我伤害了一颗原本纯真的心,我再也没有胆量承认我的错误,只任那片红枫叶躺在记忆深处,不断地警示我的一言一行 。是的,曾经一时的感情用事,刺伤了一颗无辜的灵魂,毁掉了我们之间的友情,但那片红枫叶也成了我一生的坐标,让我懂得不要让落叶蒙蔽了眼睛,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偏见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
简评:本文的画龙点睛之笔放在了文末 。在构思上,以红叶为线索,通过一片红叶的失而复得,写出了自己的懊悔之情,并由此领悟到“不要让落叶蒙蔽了眼睛,不能感情用事,不能以偏见代替对事物的正确认知” 。对人物细节的描写也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 。
例文4
情感,就似丝丝彩绒 。感情上的亲疏远近,使条条丝绒织成一个疏密不一的网 。
感情之网很漂亮,但却往往让理性附于网中 。就这样,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常常干预了人们对事物的认知 。
人,不乏感情,人的感情当然亦有亲疏远近之别 。事物,却是客观的,不会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然而,人们却爱用自己的情感强加于无心之物,形成自己的主观的意识 。外国有一谚语:“一朝情谊淡,样样不顺眼 。”当人的感情变得疏远的时候,不少人便会觉得那人或拘一无是处 。反之,若感情亲密,便总会给予赞许与热忱 。
在富人的眼中,儿子是内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亲密的,儿子的劝告使之觉得儿子的聪明 。而老人,却是外人,他便怀疑老人偷东西 。可见,富人正是用“感情的亲疏来制约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
寓言中如此,现实亦然 。很多人,正是根据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眼光来认识事物,判断事物,评价事物 。只许“亲人”放火,不许“外人”点灯,偏听或偏信于与自己亲近的人,而忽略了疏远的人,并因而制约了自己的认识 。当然,亦有人反其道而行,“亲疏远密” 。
然而,用自己的主观感情去干预对事物的认知都是极不明智的,我们更应用理智战胜情感 。
昙花一现,不因人之眷恋而永存;蝉声沙沙亦不因人的厌倦而骤然从身边消失 。
天上的明星,依然在夜空中闪耀;地上的长河,仍旧在大地上流淌 。
事物客现地存在着,我们并不能以感情的亲疏去改变事物的原貌 。由感情亲疏而臆断的人往往走上错误的认知之路 。
古之贤君,用人唯贤,不以感情的亲疏选拔人才,终成大志 。刘备三顾茅庐,曹操赤足迎士 。他们都是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人,对待事物,因而获得正确认知 。古之庸人,用人唯亲,常以感情上的亲疏来用人,结果,为君者令国家倾颓,为学者孤陋寡闻,为民者遇钝无知 。
时至今天,先进的科技与文明,更应使我们充满理性,用理智去战胜情感 。感情的亲疏,人皆有之,但感情的亲疏不应阻碍对事物的认知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们应当拨开感情亲疏带来的片片浮云,登上顶峰,用理智、长远的眼光去认知事物,让理智战胜情感,冲破感情之网 。
简评:这是一篇优秀的议论散文,议论文讲究论点、证据和论证 。本文更强调自己的看法与认识,因而在论点的设计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在手法上采用了典型的“卒章显志”法:“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让理智战胜情感”,作者拨浮云,开迷雾,谈出了自己对理智与情感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