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云南弥渡县朵祜村,李彩凤在山坡上唱歌 。白正学 摄
2022年7月3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寅街镇朵祜村,唱了一辈子山歌的李彩凤最终停止了歌唱,终年79岁 。
李彩凤从会说话时,便会唱调子了 。在朵祜村这一彝家山寨,放牛放羊、上山砍柴、找对象,大家都要开腔唱山歌 。歌声是他们表达情感最普遍的方式 。
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五朵金花》到云南取景,时年16岁的李彩凤被选为情歌对唱场景中的群众演员 。当时远近村寨的许多人都知晓了这个唱功了得的少女 。
十年前,李彩凤被选为“弥渡民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守灵的那三天,二儿子李毕在家中灵堂循环播放《放羊调》、《小河淌水》、《黑七腊白》等母亲唱了一辈子的弥渡民歌 。在他看来,母亲具有穿透力的歌声唱出了许多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
“母亲走了,我的伤痛深如峡谷 。”李毕回忆,小时候,没有电灯的夜晚,李彩凤时常抱着他或兄弟在火塘边烤火,嘴里不忘哼唱着《摇篮曲》 。
用李毕的话说,唱歌是母亲与生俱来的技能 。传唱弥渡民歌,亦是她躲不开的命运 。
文章插图
她的《小河淌水》,有少女般的天真
在涉及弥渡山歌《小河淌水》的论文、民歌书籍中,歌唱家龚琳娜曾不止一次见过“李彩凤”这个名字 。龚琳娜也爱唱《小河淌水》,2020年3月,她终于去往这首歌的起源地——位于云贵高原西部、大理州东南部的弥渡县采风 。
那是龚琳娜第一次去弥渡 。云南当地的一名采访人员告诉她,如果想听地道的《小河淌水》,一定要去拜访朵祜村的李彩凤老人 。年近八旬的她住在同彝族人的歌喉一样高亢的高山上 。
乍暖还寒的初春清晨,身着彝族服装的李彩凤站在村口迎接龚琳娜 。村寨比意料中还要干净,村里人对李彩凤都很尊敬,龚琳娜思忖,老人的晚年生活应该很幸福 。
村里2017年建成的彝族传统文化传习所,砖木结构,其中有两间属于李彩凤 。看着传习所内配置俱全的桌椅板凳,龚琳娜心中一暖,“能感觉到国家对这类民间艺人的重视 。”
然而同时,她不禁有些伤感 。李彩凤这样的民间艺术家都年事已高,龚琳娜担心,随着这些民间艺术家的过世,一些声音、一些旋律可能也会随之消逝 。民歌的传承面临着断层的危机 。
因此,她很珍视此次拜访 。
李彩凤邀请她去老屋坐坐 。在火塘边,李彩凤唱起了《放羊调》、《摇篮曲》、《小河淌水》等多首彝族民歌 。她时而摇头,时而轻轻闭上眼睛,时而挥动手臂,银制头饰碰撞出沙沙的响声 。间或冒出的咯咯哒哒的鸡叫声没有将她的情绪打断 。
火塘上烧着的那壶水不断升腾出白色雾气,扑到二人身上,很快又被李彩凤唱歌呼出的气息搅散 。龚琳娜膝盖上摊开着笔记本,以便及时记录谱子、旋律和发音 。某些她听不懂的彝语发音,就用拼音代替 。当这位同样专注民歌传承的后辈对李彩凤唱出自己的理解时,偶尔,李彩凤也会指点两句,“后边这两排多拖一点……”
听李彩凤唱歌,龚琳娜听到了放松的唱腔,如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情感饱满而内敛 。在寻觅各处独特声音的途中,龚琳娜见过不少老人,李彩凤的真实纯粹让她深觉可贵 。人如歌声,歌声如人 。
当李彩凤开嗓用彝语唱《小河淌水》时,龚琳娜心生震荡,觉得眼前坐着的根本不像一个老人,“她的表情神态更像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神采奕奕的 。虽然声音苍老了 。”
唱歌之余,李彩凤乐意提起一些往事:年轻时乡亲们经常约着上山砍柴或者放羊放牛,一去就带着好几天的干粮 。高山上的生活艰难而单调,全靠唱歌来解闷 。
歌里有他们对爱情的向往,对大自然的赞颂,以及旺盛不息的生命力 。
“所以会产生像《小河淌水》那么浪漫的歌 。”依照龚琳娜的解读,“月亮出来亮汪汪”就像姑娘的眼睛“亮汪汪”,讲的是月亮,其实唱的是自己 。
听到李彩凤离世的消息,龚琳娜委托朋友送去了花篮和礼金 。在探寻非“千人一声”的声音地图里,她庆幸自己曾拜访过这位纯朴的民间艺术家,记录下来一些应当记录的声音痕迹 。
“再过几十年,这批老年人老去,这样纯粹的民歌,恐怕只有音乐学院的课堂上才有了 。”曾有人在龚琳娜发布的李彩凤视频下方评论 。
- 武林高手穿越异界的小说
- 武林群侠传什么门派最好
- 沙雕游戏《外科模拟2》登陆Steam 售价70、支持中文
- 武战道和超兽武装的经典台词
- 武战道和洛洛历险记是什么关系
- 三戒是哪三戒 人生三戒是哪三戒
- 兔子轩2 兔子巨2轩帮口
- 上飞机可以拎衣服袋吗
- 望庐山瀑布李白唐诗 望庐山瀑布翻译及赏析
- 我笑他人看不穿全诗 唐伯虎桃花庵歌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