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环太平洋里面的政府会认为建围墙可以抵挡住怪兽入侵

首先,经费原因,机甲猎人失去的速度远远快于生产的速度,用当时的机甲去硬拼越来越强大的四级Kaiju,确实是得不偿失,使得政府萌生退意 。
其次,政府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筑墙的质量与坚固度问题 。将人类与Kaiju类比为蚂蚁与人类 。假设人类是Kaiju,那么人类确实难以破解人类自己所建造的墙 。但是试想蚂蚁筑墙抵御人类的进攻,在没有特殊硬度的物质的前提下,一个普通人类破解蚂蚁造的墙,哪怕是2米高,应该都是轻而易举的 。
最后,为了衬托机甲打怪兽是聪明的办法,他们总要找一个明显看起来更蠢的办法 。事实上机甲的拳头再好用,穿透能力和杀伤性怎么能比得上导弹呢?然而要讲清为啥导弹不行必须用机甲用拳头,那真需要导演先颠覆人们的三观 。
为什么电影《环太平洋》系列第二部评价不如第一部?《环太平洋》第二部与第一部差了五年时间,差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是中国电影市场上观众的成长与训练 。即使同水平下,都不见的能叫好,何况第二部槽点数不胜数呢 。
【为什么环太平洋里面的政府会认为建围墙可以抵挡住怪兽入侵】第二部从众性迎合性更好,但从故事内容到影视制作,都存在很多问题 。在环太平洋1高口碑下,观众本来有较好的期待值,精益求精都不一定能赢,何况制作水平和故事全部塌陷了呢!
环太平第一部相对于第二部,世界观架构初步交代,且是一个新颖完成度很高的一个整体世界观 。面对这个市场上刚刚出现的架构与设定,对于观众来说,都是新鲜的,刺激的 。小到机甲战士的操作流程,简单易懂而又不缺科学支撑,让人信服 。大到海洋场面的对决,精致而宏伟,视觉冲击绝对强大 。在人物塑造方面也极有个性,相信看惯了科幻影视,更能理解剧中科学怪人们,不仅负担了剧情推动,也负担了众多笑点 。甚至连怪兽都拍的如此有血有肉,有剧情真是佩服 。我尤其喜欢伯恩·戈曼的表演的葛里布博士,虽然出场不多,但是印象深刻,他把失控,焦虑,恐惧,古板演的太棒了 。可能也因为这种原因,在第二部中给了他更多展现机会吧 。作为一部商业大电影,在保证画面,故事的同时,可以说严格遵循了十分钟小高潮,半小时大高潮,结尾必燃爆的观影时间线,紧张刺激,遵循英雄塑造,又不忘谈恋爱的选择,该打气的时候不掉队,该煽情的时候绝不吝啬原则 。怎么看,第一部都不会是一部失败的作品 。
何况,当初中国影视市场已经进入膨胀期,电影院屏幕迅速进入IMAX时代,简直是为3D电影标准定制的 。而当时中国电影市场上良莠不齐,中国急功近利的电影推出方式,迅速瓜分着这个极速增大的蛋糕,小时代ppt式电影一边被吐槽,一边票房飙升 。在乱象中有这样一部,制作中等以上的作品推出,而且这次美国商业电影光环的情况下,评价之高,合情合理 。
环太平洋:雷霆再起,是在第一部推出五年以后 。18年开始电影市场已经开始变得越来越冷静和理智 。随着变形金刚系列的失败,美国大片来中国遇扑的待遇比比皆是 。环第二部从导演到编剧,到演员都有了很大的变动 。故事逻辑混乱,人物形象不连贯,场面设计太敷衍,剧情走向垃圾 。。。顶着第一部的印象走入影院的观众,并没有为了迎合中国市场而选择的中国演员而买账 。从小机甲设计能一直吐槽到中国特供“洋垃圾”,不得不说这部的失败是从里子到面子,毫无保留可取之处 。
在看惯了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处事方式以后,我们对于西方的叙事方式毫无理解障碍 。但是,西方对于中国讲故事的方式与感情表达等,却很模糊,不理解,甚至理解偏差极大 。景甜这个角色塑造的失败,不仅仅是演员的问题,更是西方故事模式向中国文化移植的失败 。我们的大财团,精英层并不是人傻钱多,更不会有什么救世主情节 。当然也不会那么傻傻的就被人无脑利用了 。甚至有人吐槽景甜的设定成就是一个乡镇企业家嘛!
整体来看,第二部与第一部的差距,不仅仅是五年的时间,更是中国观众成长训练的五年 。我们不再为了一个大场面就拍手叫好,也不再为商业电影中中国人3秒亮相而骄傲 。我们学着欣赏,学着理解 。但是美国电影却没学着了解中国观众,中国文化 。这五年,差的像一个电影时代的崛起与没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