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唐肃宗李亨

唐肃宗李亨 , 大唐帝国第七代皇帝 , 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 , 原本名为李嗣升 , 李亨的母亲是元献皇后杨氏 。唐肃宗李亨一辈子几起几落 , 最终在患难之时继位 , 靠着极强的用人之能 , 任用郭子仪等收复两京 , 功在社稷 。但是后期不明是非 , 使宦官干涉军政大权 , 为大唐帝国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 更何况此时张皇后也开始参与国务 , 于是后宫、宦官导致这个百废待兴的国家更加混乱 , 李亨也没有彻底完成安史之乱的镇压使命 。但是李亨没有让大唐帝国提早灭亡 , 对于后面 , 也打下了一定基础 , 做的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兴师伐叛 , 镇压安史叛乱 。对于后宫、宦官摄政李亨是不怎么管甚至听之任之 , 于是 , 宦官渐渐成为一种政治势力 , 插手军界 , 形成不可挽救的局势 。
唐朝的规则终结者唐肃宗 , 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唐朝的规则终结者唐肃宗 , 你觉得他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李亨简介唐肃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 , 初名李嗣升 , 别名李浚 , 李玙 , 李绍 , 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 , 母为元献王后陈氏 , 唐代第七位皇上 , 也是第一个在京中之外即位再进到长安的皇上 , 至德元载(756年)至宝应年间(762年)当政 。
李亨初封为陕王 , 开元十五年(727年) , 徙封忠王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为皇太子 。黄巢起义起 , 被玄宗任为天地兵马大元帅 , 领朔方 , 河东区 , 平卢节度使 , 承担平叛 。唐玄宗西逃 , 他在马嵬坡为老百姓所留 , 与玄宗分道 , 北进至灵武 。至德元载(756年)七月十二日 , 李亨在灵武继位 。尊玄宗为皇帝 , 他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名将讨伐安史反贼 , 依次于至德二载(757年)六月和十月占领长安 , 洛阳两京 。
李亨经历肃宗一生颇有曲折:在新生之日 , 即险遭不测;幼时 , 少年时期 , 又耳闻目睹了皇宫内院的争夺与倾轧;成年人以后 , 他眼看大唐帝国由兴旺发达转为没落 。黄巢起义的错乱民政局 , 给他们本人带来了使出手脚的演出舞台 。在他7年的帝王生涯中 , 有两个独特的主题风格:一是“北集戎事” , 也就是机构平叛 , 占领两京 , 解决反贼;二是“南奉圣皇” , 也就是解决先在成都之后迎归的皇帝玄宗的关系 。他最终壮志难酬 , 平叛没有获得最后获胜 。
李亨历史评价总体来说 , 肃宗是位乱世天下君王 , 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 , 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 , 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自然 , 因为他的主要的精力放在平叛上 , 忽略了对宫里太监阵营的压制 , 给黄巢起义后的复建留有了严重隐患 , 这也是肃宗本人的悲剧 , 也是大唐帝国的可悲 。
李亨是明君还是昏君?李亨不是明君也不是昏君 , 但其重用宦官是其最致命的败笔 。
唐肃宗李亨很可怜 , 当了皇上也没过上好日子 , 平定安史之乱是头等大事 , 先是借助西域、回纥打了个大胜仗 , 而后又以宦官鱼朝恩监军吃了个大败仗 , 并听信鱼朝恩谗言 , 将兵败归咎于郭子仪 , 罢其兵权 。
肃宗李亨深受宫斗之害 , 权相李林甫、杨国忠轮番整治他 , 致使登位后重用宦官鱼朝恩、李辅国、程元振这些“自己人” 。甚至让宦官们掌握了兵权 , 自肃宗后 , 唐朝开启了宦官专权的时代 。
唐肃宗限制玄宗
玄宗避地西蜀 , 肃宗即位灵武 , 形成皇帝与太上皇并存的特殊状态 。玄宗通过颁行诰旨、委派宰相等方式对肃宗政治进行渗透和干预 , 肃宗则力图减弱玄宗的影响 。玄宗回京后 , 肃宗通过罢免玄宗委任宰相、逼迫玄宗迁宫西内、离散玄宗身边亲信等手段 , 使其逐渐丧失政治权力 , 直至宝应元年(762年)四月父子相继驾崩 , 代宗即位 , “二元格局”方告解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