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褐斑病有什么表现

1、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 。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 。
2、病斑多数直径8~15毫米,小的3~5毫米,大的20~25毫米 。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 。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 。有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 。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
3、种子可以带菌,带菌率不高,从南瓜种子上可以分离到较多病菌,因此,即使黄瓜种子不带菌,当与南瓜稼接时,南瓜种子所带病菌也能成为初侵菌源 。病菌在土壤中越冬,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初侵后形成的病斑所生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向周围蔓延 。分生孢子传播多在白天进行,以10:00~14:00时为传播盛期 。温、湿条件适宜,病菌很快侵入,病害以25~28℃、饱和相对湿度下发病重,昼夜温差大的环境条件会加重病情 。植株衰弱,偏施氮肥,微量元素硼缺乏时发病重 。增施磷、钾肥能减轻病情 。
黄瓜褐斑病的症状病原 Corynespora cassiicola
多从黄瓜盛瓜期开始发病,中、下部叶片先发病,向上发展 。初期在叶面生出灰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展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近圆形边缘不太整齐的淡褐色或褐色病斑 。病斑多数直径8~15毫米,小的3~5毫米,大的20~25毫米 。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有时呈灰白色,边缘灰褐色 。湿度大时病斑正、背面均生稀疏的淡灰褐色霉状物 。有时病斑相融合,叶片枯黄 。发病重时,茎蔓和叶柄上也会出现椭圆形的灰褐色病斑 。
黄瓜底部叶片有密集的小斑点,要如何防治呢?黄瓜褐斑病的症状黄瓜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发生在黄瓜生长的中后期 。黄瓜的中部叶片先发育,然后向下发育 。褐斑的症状为圆形或不规则圆形斑,一般可根据症状不同分为大斑、小斑、多角形斑 。该病的发生与种植环境有关,高温高湿症状与低温低湿症状不同 。如何防治黄瓜“小黄点”病?黄瓜褐斑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如何防治黄瓜“小黄点”病?黄瓜褐斑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常会产生带有灰棕色霉斑的大斑点 。如果是细菌性角斑病,就不会有霉层 。低温低湿产生小斑点 。小点的前面是黄色的圆形,中间是灰色的有些凹进去 。
黄瓜褐斑病的成因黄瓜褐斑病菌在残留枝叶等寄主上可存活2年 。病菌在土壤残留的枝叶中越冬,种子可带毒传播 。附着在种皮或种皮上的休眠菌丝会产生分生孢子,并在合适的条件下繁殖 。分生孢子在空气和受精等田间作业中扩张和感染 。根据研究,分生孢子可以通过作物的气孔感染 。如何防治黄瓜“小黄点”病?黄瓜褐斑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黄瓜褐斑病的发生与温室温湿度有很大关系 。一般气温在10-28℃时,发病最快,感染也较快 。当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就会进入发病的有利时期 。研究表明,温室内高温高湿、光照时间短、过量施用氮肥和作物缺硼都会导致黄瓜褐斑病的严重发生 。
黄瓜褐斑病的防治措施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情发展迅速,所以关键在于早期预防,主要包括以下措施:种子灭菌:一般建议在55℃以上的温度下浸泡种子10分钟,但不建议温度过高,以免损伤种子 。浸泡后,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 。田间管理:一般建议轮作,及时处理大棚内折断的枝叶,对闷棚等土壤进行消毒,及时给大棚通风,降低大棚内的湿度 。建议每亩施用2-3吨农家肥,或使用生物菌肥,注意磷钾肥的施用,控制氮肥的使用 。黄瓜种植后,建议淋一两次海精灵生物兴奋剂,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增强作物的生长 。炭疽菌成虫期危害黄瓜时,在叶片中较为明显,中下部叶片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红棕色斑点,斑点边缘有黄色晕圈 。
当病害发生严重时,整片叶片密布病斑,叶片失去生长能力,使叶片出现“似火烧”的干叶,病斑容易折断,严重影响植物的整体生长,导致植物衰弱 。是菜农俗称的一种黄瓜“黄斑病” 。靶斑病是最流行的疾病之一 。主要危害田间中下叶 。初期出现淡褐色圆形斑点后变成红褐色 。在光线下观察,可以看到中间有一个明显的“靶心”,斑点的边缘没有明显被淹没 。严重时,叶斑融合,导致叶片死亡,严重影响植物生长 。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稀疏的灰黑色霉菌,呈环状 。高温高湿条件下易产生严重的病斑,干燥时常产生小病斑 。该病在开花前后危害稍大 。当剩下的瓜太多,植株衰弱时,就会发生并迅速感染 。提高叶片抗性,合理用药黄瓜叶子上有很多小黄点 。是什么病,怎么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