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的介绍

一、《未完成交响曲》:
该曲为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作于1822年,作者时年25岁,但直到43年后乐谱才被发现,并于1865年首次公演 。本交响曲唯有第一、第二两乐章拥有完整的曲谱,第三乐章只有九小节改编为管弦乐曲,其它部分仍停留在钢琴曲谱的形态,第四乐章则连草稿都没有 。但由于此曲的已完成部分乐章出彩,故在形式上虽然未完成,但实际上完整无缺,并因此引出许多穿凿附会的传说,影响颇大 。
二、后世影响:
此曲不仅是舒伯特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作品,也是浪漫音乐的一部绝世佳作 。它抒发了作者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忧伤情绪充满了整个乐曲 。透明清纯、优美丰富的旋律,不加装饰和声和音色,这种作曲手法非常新鲜,这是此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的重要原因 。本曲未完成而终,这为它增添了许多穿凿附会的谣言传说,甚至有人将它杜撰成故事,拍成电影 。如此一来,此曲更是家喻户晓 。
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的介绍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舒伯特和威伯是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曲,著名的有《魔王》、《野玫瑰》、《鳟鱼》,还有声乐套曲《冬之旅》等,他的歌把诗词融于音乐,而他的器乐作品(钢琴曲、交响曲、重奏曲等),也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抒情性 。因此,李斯特曾以“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的评价,来赞颂舒伯特 。
舒伯特的创作盛期,正是贝多芬声名大振的时候,舒伯特一方面热爱、尊重大师,一方面也有苦恼困惑之感,他说过:“在贝多芬以后,谁还能做出些什么更多的呢?”但正是他自己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也包括他的交响曲创作)中,继承了古典传统,又体现出前辈们所没有的个性气质,比如他的《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等 。
在舒伯特作品编号中,列为《第八交响曲(b小调)》的《未完成交响曲》,创作于一八二二年,舒伯特将它作为完成了的作品献给奥地利格拉茨市的音乐协会,以表示对协会授给他荣誉会员证书的谢意 。人们在他死后的一八六五年,才发现了交响曲的总谱,因为它只有两个乐章,所以被称为“未完成” 。虽然,按照古典交响曲的范式,仅有第一乐章的快板,加上个第二乐章的慢板,是不能算“完成”的,但舒伯特打破传统,两个乐章交响曲的创作构思已充实完整、自成一体,显示出绝无仅有的艺术魅力 。
第一乐章,按传统作法,用奏鸣曲式 。速度是“适中的快板” 。
引子主题虽短,但在整个乐章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那色彩暗淡的旋律,明确地揭示出乐章的b小调性质,而且内含着在展开部里得到发展的动机,尤其是其中的小二度音程:
(谱例58)
Allegro moderato

这之后的乐队伴奏音型,预示了主部主题出现时继续保持的状态,而主部主题就在这个背景上开始呈示:
(谱例59)

大家可以拿主部这个旋律与贝多芬或海顿的主题旋律比一比,它不再是那种短小、可分割的动机性质,而是具有宜于抒发情感的歌曲性质,它宽广、悠长,小调的性质,加上一直处于波动不安的伴奏音型,使旋律显得抑郁、哀怨 。
连接部和引子后部的4个小节一样,没有任何展开的性质,大家还记得贝多芬在奏鸣—交响套曲中,曾大大发挥了各个连接部分的发展因素,而舒伯特在这里仅用了6个小节的、3个简单的和弦连接,就完成了调性的转换,进入了副部,因此它象是夹在主部和副部两个长大旋律之间的小连句 。
在b小调的关系大调(G)上的副部主题,它那大提琴的起句、小提琴声部重复句时的柔美音色,与主部主题的双簧管、黑管的音色,形成对比,音乐性质更为温暖、热情,但主部、副部二者都是富于歌唱性的旋律,这点上是共通的:
(谱例60)

副部的结构要比主部大,而且它独特的处理引人注意 。副部本身可以分成三个段落,第一段小提琴重复句的结尾音,被1小节的休止突然替代,接下去,调性突转到同名小调(g小调)上,副部的材料在这一段里转换于不同的调性中,造成了一个戏剧性的小高潮,然后,稍有变化的副部主题又回到G大调上 。
以这种大调、小调调性色彩的对比变换,来体现对比性的情感,是舒伯特常用的手法,他的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菩提树》、《春之梦》都用了这个手法,旅人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黑暗、寒冷与孤独,和对过去的回忆与梦中的境界绝然相反,那里,故乡的老家有门前的水井、菩提树的浓荫,充满幸福和安宁,在甜蜜的梦中,处处是鲜花小鸟、爱情欢乐,但从回忆的梦中惊醒,一切如旧,美丽的幻梦消失殆尽 。舒伯特这部交响曲,也充分显示出他所擅长的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段,就象他的那些歌曲一样,包含着突变的戏剧性,交响曲体现了舒伯特对生命与艺术的丰富情感 。当我们听舒伯特的交响曲或钢琴等器乐作品时,可以联想到他的歌曲,就象听莫扎特的交响曲要想到他的歌剧一样,这不仅因为在他们的各种音乐体裁创作之间,音乐语言上相通是必然的,而且这种联想,会帮助我们理解和欣赏他们的无标题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