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达历史参数解读 多普达m700手机

1973手机馆| 数码文化
手机历史 未来发展
深度好文 全面详细
━━━━━━━━━
经过多方考证和梳理,还是打算把多普达和HTC分开来说,虽然最后走到了一起,但网上有很多说法,眼花缭乱,有说多普达是HTC的前身,有说多普达就是HTC,有说多普达是HTC的子品牌,多普达的历史过去很多年了,大众也不太回去追述,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太准确,具体的故事,大家慢慢看下去吧 。
狭义上的多普达公司,创始人是杨兴平,1961年出生于著名长寿之乡湖北钟祥,1982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1985年获得西安交大工学硕士学位,1987年获得加州大学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获得加州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

多普达历史参数解读 多普达m700手机

文章插图
杨兴平在加州大学读硕士时,就参与过美国星球大战项目中的课题研究——“如何使电脑智能化地控制一个复杂的系统” 。
第一次创业是在1992年,在导师的带领下进入波士顿的一家公司,几位导师要把大学里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产品,具体任务是把人工智能和自动控制系统应用于核电站技术 。
当时技术很成功,但客户只有十多个,因为美国当时只有几十个核电站,虽然技术研究很专业,但市场路子却很窄 。
1994年,多媒体在硅谷兴起以后,杨兴平又专门花了两年时间研究多媒体业务,并做出了一套关于多媒体的处理和管理系统,并在美国申请了专利 。
此外,杨兴平还做了图像处理技术,团队开发出了400万像素数码相机,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百万数量级的数码相机,以及世界上第一套用于高分辨率的数字照相机和摄像机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 。
但技术太超前,电脑软件不能处理,互联网传递速度很慢,打印机没法打印高精密度影像,相机没有机会打入普通的大众市场,只能转到医院使用 。
期间,杨兴还曾参与研究制定了微软、Intel、HP等厂商联合创立的一项能在互联网上有效处理高清晰度图像,主导实施了美国的服装业的电子商务系统,成为较早创建美国电子商务系统的人员之一 。
随后杨兴平在硅谷一家名叫PIXO的公司任技术副总,就在苹果初创的办公大楼里,之后又开始尝试移动互联网 。
杨兴平的灵感来自于读博士的一位导师,电脑、通信、互联网三大产业发展到今天,融合的趋势已经明朗,杨兴平把手机、电脑、互联网相融合起来,建造一个无线互联网服务平台 。
杨兴平的想法获得了日本一家手机连锁店几千万的投资,但杨兴平找到三星和诺基亚,希望能在其产品上使用他的技术,结果却没有成功,那时候人们只认WAP 。
杨兴平带领工程师,在1996年到1999年花了三年时间开发了花3年时间研发出第一套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无线互联网服务平台,手机投入市场后,反响平平 。
杨兴平表示自己公司的团队早在2000年前后就提出了在手机中内置软件商店以供用户下载的概念,但那个年代智能手机环境还远远不如今天这样成熟 。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后,IT经济下滑,花完两亿美元风投后,PIXO陷入了生存危机 。
在缺乏资金的情况下,为了员工的生存,杨兴平将这套操作系统卖给了单纯做电子产品,正在试图进军MP3市场的苹果公司 。
这便是后来iPod中系统的原型,第一代iPod中的转轮选歌功能、日历表、联系人功能,都采用了PIXO的技术 。
乔布斯在原来的操作系统基础上修改,把界面做漂亮,完善了外观设计,结合MP3硬件技术,推出了消费电子产品史上一个巨大的商业传奇一IPOD 。
多普达历史参数解读 多普达m700手机

文章插图
2001年10月23日,第一代iPod发布,杨兴平专门买来一部拿来研究色彩、材质、延伸线条、内部逻辑每一个细节,复杂的心绪难以言表 。
苹果的成功深深刺激着杨兴平:为什么掌握着核心技术的我们被迫卖掉企业,而靠整合别人技术的苹果却获得如此大的成功?我终于明白,任何一项技术都不可能由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发明和完善,一个成功的企业要善于整合优势资源 。
创办多普达技术至上杨兴平,心中最大梦想仍是开发出最先进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并将之送到消费者手中,杨兴平决定回国一试 。
2001年2月底,杨兴平来到广东移动的办公大楼,当时还没有智能手机产品,杨兴平用康柏iPAQ掌上电脑演示自己的想法,iPAQ是一个没有通话功能的掌上电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