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标梅已过

“标梅已过”指女子已经过了结婚年龄 。
“标梅”指女子已到结婚年龄 。亦作“摽梅” 。
出自诗经“摽有梅 ” , 后面常接“嫁杏无期” 。
曾在以下作品中被引用: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臣年十六 , 未获结褵 , 姊妹伶仃 , 孑无依荷 。标梅已过 , 红叶无凭 。”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过标梅之年 , 而不为之择配偶 , 郁而横决 , 罪岂独在此婢乎?”
什么叫标梅已过女子已经过了结婚年龄 。“标梅”指女子已到结婚年龄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臣年十六 , 未获结褵 , 姊妹伶仃 , 孑无依荷 。标梅已过 , 红叶无凭 。”
【什么叫标梅已过】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过标梅之年 , 而不为之择配偶 , 郁而横决 , 罪岂独在此婢乎?”
亦作“摽梅” 。
标梅已过 , 一般指女子在什么年铃?摽梅已过:就是指已过了出嫁的年龄了 。
“标梅之期” , 是指女子出嫁的时期 。
我国对年龄的称谓 , 有如:
女孩十五岁--及笄之年;
女孩十六岁--桃李年华;
女孩二十四岁--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标梅之年 。
"标梅已过"一词典出何处,摽梅:梅子成熟后落下来.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摽梅已过:就是指已过了出嫁的年龄了.
出自
“摽有梅”
摽音表,上声
是诗经里的一首
原诗大意为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希望男子前来求婚.
标梅之期什么意思摽梅之年 , 汉语成语 , 拼音是biào méi zhī nián , 意思是比喻女子已到了出嫁的年龄 。
出自:《诗经·召南·摽有梅》“摽有梅 ,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 , 迨其吉兮 。”
释义:梅子落地纷纷 , 树上还留七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 , 请不要耽误良辰 。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女子十五岁就要嫁出去了 , 最迟不能超过二十三岁 。但是 , 后来的结婚年龄显然是大大提前了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 规定女子十二岁出嫁 , 唐朝规定女子十四岁出嫁 。
古代之所以规定结婚年龄早 , 是因为要尽快的繁衍后代 。因为古代的人口本来就稀少 , 并且因为当时的技术原因 , 存活率也达不了多高 , 再加上常年战争 , 对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来说 , 死亡率比较高 。
所以人口基数不大 。在古代这种奴隶制社会或者封建社会的情况下 , 统治者比较看重劳动力 , 劳动力非常的重要 , 只有扩大人口数量 , 增加劳动力 , 才能国家强盛 , 国力才能强大 。
扩展资料:
《诗经·召南·摽有梅》原文:
摽有梅 , 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 , 迨其吉兮 。
摽有梅 , 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 , 迨其今兮 。
摽有梅 , 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 , 迨其谓之 。
译文:梅子落地纷纷 , 树上还留七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 , 请不要耽误良辰 。梅子落地纷纷 , 枝头只剩三成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 , 到今儿切莫再等 。梅子纷纷落地 , 收拾要用簸箕 。想要求娶我的儿郎 , 快开口莫再迟疑 。
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的求爱诗 。《摽有梅》作为先民的首唱之作 , 质朴而清新 , 明朗而深情 。此篇的诗旨、诗艺和风俗背景 , 前人基本约言点出 。《毛诗序》曰:“《摽有梅》 , 男女及时也 。召南之国 , 被文王之化 , 男女得以及时也 。”“男女及时”四字 , 已申明诗旨;
后数语乃经师附会 , 应当略去 。《周礼·媒氏》曰:“仲春之月 , 令会男女 。于是时也 , 奔者不禁 。若无故而不用令者 , 罚之 。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明白了先民的这一婚恋习俗 , 对这首情急大胆的求爱诗 , 就不难理解了 。
陈奂则对此篇巧妙的兴比之意作了简明的阐释:“梅由盛而衰 , 犹男女之年齿也 。梅、媒声同 , 故诗人见梅而起兴”(《诗毛氏传疏》) 。龚橙《诗本义》说“《摽有梅》 , 急婿也 。”一个“急”字 , 抓住了此篇的情感基调 , 也揭示了全诗的旋律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