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如何安排早读

语文安排早读需要每周一般两次,每次早读课的时间在二十至五十分钟不等 。
一、在早读课的目标上,教师仅是督促学生将课文内的词语进行解释,规定要求背诵的部分读熟,早读课变成了为背而读的课 。
二、在早读课的形式上,教师为了不占用学生的时间,多由学生自由支配,只强调是否在读,只满足早读课“书声琅琅”的氛围;至于读什么,读得怎样,教师都过问较少 。
三、在早读课的行为主体上,教师认为是学生的事,只要学生读就行 。教师只是按时到班“看”早读,在行走间偶尔抽查背诵 。这种单纯记忆性的背读,随意性的漫读和一味由学生自读的情形,长期下去直接影响早读课的效果,未能积极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效果的巩固提高 。再这样下去,非但学生朗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难以提高,对语文内容的理解难以加深,恐怕连早读的兴趣也会逐渐萎缩 。
怎样安排小学生的语文早读课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几十年来,一些地方的中小学校一直都安排有早读课 。记得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早上到校后,大家坐在教室里或者院子里,然后扯开喉咙,一口气读下去 。夏季倒还问题不大,一到冬天,我们上学以后天还没有亮,而且天寒地冻 。但是书还是要念的,于是我们袖着双手,扯开喉咙,只管信天游地读下去 。只要我们声音大,不停顿,老师就不会批评责罚我们的 。
以我上学时读书和工作后教学的经历来看,有些学校的小学生的语文早读课虽然有效果,但是效率不高,效果不佳 。
那么怎样安排小学生的语文早读课才能提高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呢?
第一,适当控制诵读时间 。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是20分钟 。因此,语文早读课朗声诵读的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朗声诵读时间过长,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思维就会钝化,就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我以为早读期间可以转换阅读方式,有效利用时间 。
第二,语文早读的形式可以适当加以变化 。一般来说,好多学校的语文早读课,基本上都是以学生自由朗读背诵为主,往往成了一种僵化的、低效的早读形式 。我觉得可以根据课文类型适当变换一下早读形式,比如教师可以范读,学生可以齐读,可以朗读,也可以默读等等 。总而言之,语文早读课的形式不能一成不变,墨守成规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了效率 。
第三,加强语文早读课的辅导 。传统的语文早读课,以学生自由朗读背诵为主,学生只管扯开喉咙念书就行 。教师呢,只是一个监督者,负责维持早读秩序,有时候也抽查课文背诵情况 。
以学生自由朗读背诵为主的方法当然是好方法,不过学生扯开喉咙念书,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可能成了只是动口念书而已,旁人看着热闹罢了 。
因此,教师一定要加强对早读课的辅导 。怎么辅导?我以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首先,早读课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早读的目的目标 。这样做也就是解决早读课干什么的问题 。明确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有的学校的语文早读课,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念课文漫无目的,效率很低 。
其次,要教给学生恰当的早读学习方法和策略 。有的课文,适合放声朗读背诵,比如古诗词、文言文、优美经典的散文、文段 。但是有的课文,就不适合放声朗读,而是适合默读 。所以早读课不宜一概放声朗读,而且自始至终放声朗读 。无论是朗读或者默读,都要让学生动脑,动手,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勾画圈点,动脑思考 。
有些学生,语文早读课上只是动嘴朗读,没有养成拿起笔来勾画圈点的习惯,没有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更没有养成学习批注的习惯 。这些学习方法和策略一定要教给学生,并坚持下来,养成习惯 。
个人以为,小学生的语文早读课,做到了以上几点,就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 。不知大家对此有何看法,欢迎讨论,欢迎留言 。想了解更多内容,快来关注“三尺讲台一路行吟”吧 。
语文早读课怎么上才有效?一、有的放矢
要有目的地上早读课,只有目的明确,人才有坚韧之志 。简言之,学生早晨睁开眼睛走进教室上早读课,如果不知道要看什么、完成哪些任务,像无头的苍蝇似的乱撞,就谈不上早读课的效益了 。
二、激趣为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早读课中,采用有感情的指导和形式多样的朗读,可以在增加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语文早读课的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