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是谁说的( 五 )


4 , 赏析:
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 , 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 , 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 。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 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 , 其中有些警句 , 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 。这里节选三段 , 在原文中本不相连 , 但是意脉一贯 , 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 。这些比喻取之于人们熟悉的事物 , 又包含丰富的含义 , 因此 , 道理能说得浅显明白 , 发人深思 。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 , 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 。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 必须用礼义来矫正 , 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 。“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 , 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 , 就是想抓住关键 , 解决根本问题 。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 , 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 , 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 , 以示郑重 。
在措辞上 , 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 , 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 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 , 更有针对性 。从学派传统来说 , 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 。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 , 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 。”这从表面上看 , 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 , 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 。因为在孔子看来 , “生而知之者上也 , 学而知之者次也 。”(《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 , 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所以 , 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 , 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 , 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 就行文来说 , 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 , 语言简劲 , 命意深广 , 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
文章先以“青 , 取之于蓝 , 而青于蓝;冰 , 水为之 , 而寒于水” , 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 , 都能进步 , 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 , 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这两个比喻 , 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 。不过 , 要能“青于蓝”、“寒于水” , 决不是“今日学 , 明日辍”所能办到的 , 必须不断地学 , 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 。所以 , 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 , 催人奋进 。
接着 , 文章进一步设喻 , 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 , 輮以为轮 , 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 , 不复挺者 , 輮使之然也 。”这正如梁启超所说 , 意思是“喻人之才质 , 非由先天本性而定 , 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 。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 , 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 , 因此 , 他强调“輮”的作用 。通过这个比喻 , 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 , 经过学习 , 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 。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 , 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 , 金就砺则利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 , 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 , 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 , 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 , 就会知识通达 , 行为没有过错 。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 , 显得更有说服力 。论断句中的“日”字 , 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 , 紧密呼应 , 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 , 就必须不断学习 , 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
开篇至此为第一段 。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 。学习意义重大 , 那么 , 如何学呢?荀子认为 , 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 , 必须利用外界事物 , 向实际学习 。因此 , 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以亲身的体验 , 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 , 强调空想不如学习 。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 , 不言而喻 , 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 , 向实际学习 。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 , 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