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 , 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 。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 , 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 , 连设五喻 , 展开论证 , 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 , 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 , 顺风呼喊 , 手臂并非更长了 , 声音并非更大了 , 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 , 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 。推而广之 , “假舆马”、“假舟楫”的人 , 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 , 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 , 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 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 , 而且觉得可信 。随着不断设喻 , 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 , 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 , 善假于物也 。”这就是说 , 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 , 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
推论起来 , 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 , 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 , 意脉是一贯的 , 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 。此外 , 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 , “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 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 。”(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 。
至此 , 第二段结束 。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然而 , 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 ,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 所以 , 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 。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 ,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 。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 , 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 , “积善积德” , 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 。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 , 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 , “涂之人可以为禹” 。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 , 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 。
在笔法上 , 以设喻引出论点 , 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 , 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 , 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 ,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 无以成江海 。”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 。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 , 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 , 但是为了深入说明 , 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 , 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 , 功在不舍”相比 , 再以“锲而舍之 , 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 , 金石可镂”相比 , 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 , 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 , 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 。当然 , 学习要做到“不舍” , 要不断积累 , 那就必须专一 , 不能浮躁 。
因此 , 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 , 筋骨之强” , 能够“上食埃土 , 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 , 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 , 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 , 不能粗心浮气 。这两个比喻 , 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 , 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 。第三段至此结束 。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 , 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 。至此 , 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 , 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
《劝学》的这三段 , 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 , 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 。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 , 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 , 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 , 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 , 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 , 把不符合的叫做“恶” 。他劝学的目的 , 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 , 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 。但是 , 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 , 是有进步意义的 。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 , 就是在今天 , 对我们来说 , 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
- 龙猫是老鼠吗
-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翻译
- 谁因测量临界质量而牺牲
- 九寨沟因为什么而出名
- 朝鲜的核技术是谁提供的 朝鲜核武技术从何而来
- 水落而石出者中的而是什么意思
- 求科学合理的增肥计划
- 狗狗一直放屁而且很臭
- 狗狗喜欢晒太阳
- 人和士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