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十字路口》读后感( 三 )


另外,孩子遇到麻烦时,要寻求帮助和支持.寻求帮助是先天的本能,又是后天养成的习惯.此时,教师要视其情况恰当给予帮助,但也决不要一概满足孩子的要求.否则,他们便会养成依懒的习惯,就永远不会支配自己的生活.为了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可设置一些适当难度的活动,让孩子进行体验,如参加“生存训练”等.让他们逐步适应社会,提高他们的社会生存能力.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一)〕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教育的十字路口读后感怎么写打开《教育的十字路口》,就是打开一扇教育之门,看到的是另一个视角的教育,看到的是一个独特的心灵对教育的操守恒心 。倾心的眷注中有哀伤、追逐、愤闷,而又充满期待 。峻缓而又别有机趣的文字中,娓娓道出一个个的教育故事,一丝丝的教育愁虑,一汩汩生命至爱的情流 。清新透明,不假雕琢,内功深厚而张力宛然 。无不令人为之动容、随想,细细反刍而直抵心灵深处 。
“我怎么会想到自己会成为一名对教育耐心而又细致的观察者呢?然而,一旦进入其中,我却因为生命,因为爱而得到了真正的力量 。”这是作者心灵的独白,也是本书的意味 。《教育的十字路口》为我们打开的正是作者细腻的教育观察视野——他从生命的高度、从人文精神的视点,细致品评着教育的细节,耐心反刍品出人性的力度,教育原始的淳朴,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的自由以及教育现状的沉重 。通过自己对教育爱的深深情怀,进行着百折不回的追索,而直截了当地喷发生命的强度,厚重的思想却以轻盈的姿态站立在我们的视野里,让人精神冲动而情感随之潜流,在喜忧相伴中看教育、看学校、看师生;在流水落花中看制度、看资金、看环境;在文字灵性与生命强度中看内心、视经验、审灵魂 。汩汩滔滔而出的心灵絮语,真挚、亲切、深邃、深情,如同醇酒,稍一品咂便会让人酣酣迷醉,与他同愁、同忧、同喜、同思教育的.人性、人文 。
在人们的贯性思维中,当一个事物处在十字路口时,便是一种艰难、一种痛苦,是一次需要小心翼翼的关键的抉择 。然而有着独特思维的张文质先生却对十字路口有着独特的情怀,渴望教育十字路口的到来,他生动地描述道:“新的教育创生于十字路口 。没有傍徨,就无须选择,无须抉断,甚至不需要有随时承担责任的勇气 。十字路口意味着多元、多样,意味着选择的自由 。如果这个世界上存在着真的爱,那么必然就会有自由,因为爱意味着自由,一定也会带来自由 。”与其说这是对教育的思考,不如说这是对教育长期眷注后的祈盼,是对十字路口教育充满爱与自由的热忱渴望 。这也是他作为一位人文学者的精神阐释 。“十字路口证明了一种属于每一个人的梦想,有差异、有机理和值得信赖与忠诚的对未来的肯定 。”他就是这样一个怀着这种教育梦想的人文学者,并且将这一梦想化为现实行动:以拍翅追逐于阳光下活跃的生命而践履着、思考着、拍击着,为之劳心劳力 。
我们日常总在书本与教室中忙碌,总是盯着孩子的未来而谆谆教导,忽视每日的当下生活,而使教育渐渐远离人的生命所需,便有了“我们很多行为都可能意味着责任的缺席” 。教育确实是“不要宏大的叙事,甚至也不要微言大义,只要细致的体会,只要用心地注视” 。书中用心注视的大量细节,总能让我们的眼球为之吸引,可又时常汗颜难堪,甚至牵心扯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