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志愿的投档原则是什么

1、按投档成绩将每个专业类别的考生从高到低排队 。在对同一批次的平行志愿进行投档时 , 每个专业类别都有一个队列 , 谁的投档成绩高 , 谁就排在某个队列的靠前位置 。
2、按每个队列的考生顺序 , 依次浏览不同考生的志愿 。只有前面考生的档案去向明确后 , 计算机才会浏览紧随其后那位考生的志愿 。比如 , 小明和小花读的都是物理科目组合(普通类) , 小明531分 , 小花530分 , 小明刚好排在小花的前面一位 。投档时 , 计算机先浏览小明的志愿 , 等小明的档案去向明确了 , 再浏览小花的志愿 。
3、具体到某一个考生的志愿 , 则按照该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顺序依次浏览 。计算机投档时 , 先浏览考生所填报的第1个院校专业组 , 如果这个院校专业组此时还有空余计划 , 说明它的招生计划还没有被排在前面的所有考生“用”完 , 这名考生的档案可以投进这个院校专业组;如果第1个院校专业组满员了 , 再查阅考生的第2个院校专业组是否有空余计划 , 如有计划则投档 , 如没有计划则浏览考生的第3个院校专业组……以此类推 。
如果计算机浏览到填报的最后一个院校专业组仍没有空余计划 , 表明此次投档踏空 , 则需密切关注这个批次的征集志愿 , 或参加下一批次投档 。


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什么?高考平行志愿录取规则是“分数优先 , 遵循志愿” 。
各省高考报告都普遍在普通批次选择平行志愿的院校录取方式 , 这样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为原则就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 , 所谓平行志愿就是按照考生的分数从高到低一个一个按照志愿投档录取 , 分数越高选择院校的权限范围越大 。
1平行志愿掉档
掉档原因:所有志愿均填写录取分数较高院校结果每个院校的投档分数都未达到
措施:填报志愿时 , 拉开高校层次 , 冲稳保院校谨慎选择 。
2平行志愿退档
退档原因:未勾选同意调剂选项 , 未达到院校专业特殊要求 , 如体检、单科成绩、限报人员
措施:填报志愿时 , 仔细了解院校录取规则 , 勾选同意调剂选项 。
3平行志愿填报高校顺序不当
后果:如果较低分数高校在前 , 即使达到理想院校分数 , 也不能被录取 。
措施:将分数高的院校和理想院校顺序尽量往前放 。
4重视专业选择 , 轻视院校选择
可能后果:进入大学后整体环境比较失望 , 大学毕业后起步门槛低人一等 , 面临歧视
措施:能上好学校不去差学校 。能去985不去211 , 能去211不去一般院校 , 能走本科不上专科 。
5报志愿全是热门专业
可能后果:热门专业报考人数较多 , 很有可能出现接受专业调剂甚至掉档风险
措施:填报志愿时 , 拉开专业热度 , 可选择自己喜爱未来又有发展趋势的专业作为参考 。
小提示:高校一般允许学生在大一结束选择转专业 。对于独立学院和原来的本科三批 , 属于拿高价学费换取本科学位 。
扩展资料:




普通类考生可以在提前及本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F、G、H 8个平行院校志愿 , 在专科各批次中分别填报A、B、C、D、E 5个平行院校志愿 。各院校志愿之间是平行关系 。另外 , 每个院校志愿下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1个专业服从志愿 。
在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 省招办将向社会公布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专业及人数 , 由市、县(市、区)招办在规定的时间、地点 , 组织未被录取的考生填报“征求平行院校志愿” , 又名“征集志愿” 。
在“征求平行院校志愿”中 , 考生还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和1个是否服从其他院校志愿 。省招办将按平行院校志愿投档原则再次投档 。
征求平行志愿的填报时间是在录取过程中每批次平行院校志愿录取结束后 。
每批院校投档程序如下
①进行平行志愿的投档;
②对未被投出的高水平运动员、艺术特长生、报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的考生、报考民族院校的少数民族考生、单科 优秀学生等特殊考生 , 按照相应政策进行补充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