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酒的寓意

端午涂饮雄黄酒 , 被古人作为一种防病避瘟的预防措施 , 避鬼邪、杀百毒;这一天大人也会将雄黄酒涂抹在小孩面庞、耳鼻、额头及手足心等处 , 以求使孩子免受毒虫、蛇蝎伤害;同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 , 也是希望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
端午节习俗:
1、扒龙舟
扒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 是古代龙图腾祭祀的节仪 , 人们通过祭龙 , 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
2、挂艾草与菖蒲
在端午节布置种种可驱邪祛病的花草 , 来源亦久 。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端午节重要内容之一 。
3、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 , 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 , 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 , 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4、放纸鸢
纸鸢 , 在竹篾等骨架上煳上纸或绢 , 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 , 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 , 属于一种单纯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 。在中国南方一带 , 端午节儿童放纸鸢称为“放殃” 。
5、洗草药水
草药水 , 即是古籍记载的沐兰汤 , 端午日洗草药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
6、拴五色丝线
中国传统文化中 , 象征五方五行的五种颜色"青、红、白、黑、黄"被视为吉祥色 。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 , 曾是很流行的节俗 。
7、打午时水
端午节"打午时水”是盛行于南方沿海一带的传统习俗 。古人把端午当天打上来的午时水视为大吉水 。
8、浸龙舟水
端午前后的强降水 , 人们称之为龙舟水、端阳水、发龙水、龙降水等 , 认为这种水是吉祥的水 , 有辟邪作用 。
9、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 , 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
10、贴午时符
旧时广东一些地方有贴“午时符”的习俗 。午饭后 , 家家贴“午时符” 。符条上面用朱砂写上“五月五日午时书”等字样 , 然后挂在门上涂上朱砂用来避邪 。


端午节雄黄酒的意义是什么端午节雄黄酒的意义是为了纪念屈原 , 防止他被虫蛇伤害 。
古人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 , 所以就形成了端午节时喝雄黄酒的风俗 。同时 , 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 , 或在额角写一“王”字 , 比作猛虎 , 以威邪魅 。
端午节喝雄黄酒传说: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 , 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 , 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 。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 , 说是可以药晕蛟龙 , 保护屈原 。
一会儿 , 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 。于是 , 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 , 抽其筋 , 剥其皮 , 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 , 再用雄黄酒抹七窍 , 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至今 , 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
饮雄黄酒的意义饮雄黄酒的意义是为了纪念屈原 , 防止被虫蛇伤害 。
古人认为雄黄酒可以驱妖避邪 , 所以就形成了端午节时喝雄黄酒的风俗 。同时 , 还要以雄黄酒涂抹儿童面颊耳鼻 , 或在额角写一“王”字 , 比作猛虎 , 以威邪魅 。
相关资料:端午时节及节后 , 气候炎热 , 蝇虫飞动 , 毒气上升 , 疫病萌发 。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 , 而病从口入 , 多为邪杂之气 , 经口鼻吸入 。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 , 发现饮雄黄酒、能驱邪解毒 , 自有它的医理 。人们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用雄黄酿成雄黄酒 。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 , 屑蒲根 , 和酒饮之 , 谓之雄黄酒 。”即在酒里加上雄黄 。雄黄 , 橘红色 , 可入药解病毒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 。旧时建宁几乎家家酿雄黄酒 , 但多为男人饮 , 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饮些 , 小孩不能喝 , 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面庞耳鼻手心足心涂抹一番 。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