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中的相是什么意思

佛学中的相是想法和观念的意思 。也有现象的意思 。比如金刚经中的四相就是现象的意思 。
所谓相,就是观念,就是说你有这种想法和观念 。
【佛学中的相是什么意思】人相和众生相的概念很相似,只要就是区分你我 。区分个体与整体 。金刚经中说到四相,相这个字,就是现象,文字上是现象,依照人的思想心理来说就是观念 。我们人有一种观念,就是有人相,总是有你、我的观念 。我相就是我,人相就是众生相,就是现在学术名称所谓社会人类,在佛学的范围都属于人相,众生相 。我相又分两种,一种是人生命的个体,我是我,你是你,他是他,每个人是不同的个体 。
相是什么意思问题一:佛经中相是什么意思呵呵,过分专注叫执,相是指除了本体外的一切表面的东西,是可以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受得到的东西 。
《佛学大词典》是这样解释的:梵语laks!an!a 。即形相或状态之意;乃相对于性质、本体等而言者,即指诸法之形像状态 。大乘入楞伽经卷五刹那品(大一六?六二○下):‘此中相者,谓所见色等形状各别,是名为相 。’另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所载,一切法有总相、别相二种 。总括而言,无常等为其总相;别而言之,则地为坚相,火为热相,乃至色等之形状各别,而皆有其特殊之相 。又以性为物之本体,相则为可识可见之相状 。大乘起信论言真如有体、相、用三大,所说相大者,谓真如之自体,有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真实识知等诸功德义,故称为相大 。此外,大毗婆沙论卷三十九等称,一切有为诸法皆具有生相、住相、异相、灭相等四种变化,称为四相 。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谓,诸法之相有:有相、知相、识相、缘相、增上相、因相、果相、总相、别相,及依相等十相之别 。十地经论卷一则举出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等六相 。大乘起信论则分别为有相、无相、非有相、非无相、有无俱相、一相、异相、非一相、非异相、一异俱相等 。此外,在因明(论理学)中,则有因三相之说 。〔入楞伽经卷七五法门品、大智度论卷二十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显扬圣教论卷六、成唯识论卷二、卷五〕

问题二:时相是什么意思时相
注音:shí xiàng
环境条件中广、温、湿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如日周期、月周期和年周期 。随着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群落中各种生物的生长发育都相应有规律地进行,使群落表现出不同的时相 。
例如温带草原群落在一年中随着春夏秋冬季节变化,植物从发芽、生长、开花到枯萎、凋谢,分别呈现出嫩绿、色彩灿烂、黄绿、枯黄等色彩 。因生物群落组成和外貌随着季节性变化而变化,所以又称季相 。

问题三:相即是什么意思华严宗教义之一 。即‘相即’与‘相入’二语之并称 。又作相即相容 。略称即入 。意谓宇宙万象互融无碍之作用,其间保持着无限密切之关系 。‘相即’即一与多之关系,无一则不成多,由多必有一,一与多乃密切不离者 。‘相入’即一之作用牵动全体之作用并给予影响者,全体之作用自是自一而始,故知二者具有密切不离之关系 。就十玄门而言,相即相入相当于一多相容不同门(相入)与诸法相即自在门(相即),系属华严宗之重要教义 。华严五教章卷四(大四五?五○三上):‘由空有义故,有相即门也;由有力无力义故,有相入门也;由有待缘不待缘义故,有同体异体门也 。由有此等义门故,得毛孔容刹海事也 。’
相即者,对一切现象之本体而言,一方为空,另一方必定为有,同时共空或共有绝不能成立,经常两者互融无碍,成为一体化 。例如,一构成多之成立,故‘一即一切’;于此,由一切(空)之立场而言,‘自’之‘一切’与‘他’之‘一’融合一体化;同时由一(有)之立场而言,‘他’之‘一切’尽摄于‘自’之‘一’而圆融一体化,故亦谓‘一切即一’ 。反之,以一为空,以一切为有,亦同样指‘一即一切’ 。具此等关系者,称为相即 。
相入者,依缘之作用,一切现象之用(作用),在一方为有力,在他方必定无力,同时共有力或无力俱不存在,经常两者之作用互相而非对立,互融而无碍 。换言之,万有虽然彼此差别,然系由平等无差别之实体所缘起,故‘实体即现象,现象即实体’,实体之外别无现象,现象之外亦无实体,故一切差别之现象蕴含着平等无差别之理,空有二义,本然存在 。以是之故,缘乃产生如下之作用,一为有力能容多,多为无力潜入于一,故谓‘多即一’ 。反之,一为无力,多为有力,而说‘一即多’ 。具此种关系者,称之为相入 。